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呼吸病学》

抗胃食管反流治疗对缓解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1-11-25  浏览次数:461次

  作者:孙杰  作者单位:湖北武汉,武汉市七医院急诊科

  【摘要】目的 明确抗胃食管酸反流治疗对哮喘症状的协同治疗作用。方法 将5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依有无胃食管酸反流症状分为有GER表现组和无GER表现组,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的差异性。结果 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和69.23%,经统计学方法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可合并有胃食管酸反流,经抗胃食管酸反流治疗可提高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支气管哮喘,疗效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与胃食管酸反流(GER)存在着密切的关系。GER作为内源性哮喘的激发因素,已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现将1998-2001年我院诊治的支气管哮喘病例54例(其中并发GERD 28例,余26例无GER临床症状)就抗GER治疗对缓解哮喘症状治疗作用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4例病人中,男38例,女16例;年龄32~61岁,平均45.8岁;病程3~28年,平均13年;有吸烟史36例,合并高血压病18例,合并冠心病21例,合并糖尿病6例。

  1.2 诊断标准 支气管哮喘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哮喘组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1],计有54例;GERD诊断依据:有胸骨后烧灼样不适、腹胀、呃逆、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经内镜检查确诊有反流性食管炎,并做心电图除外急性心肌梗死,在54例支气管哮喘病例中诊断合并GERD者28例。

  1.3 临床表现 哮喘、胸闷者48例;咳嗽、咳痰46例;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18例;反酸、嗳气16例;声音嘶哑2例;恶心、呕吐15例。

  1.4 辅助检查 支气管激发试验均为阳性;并有GER症状的2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内镜检查均有反流性食管炎改变。心电图检查排除急性心肌梗死。

  1.5 疗效判定 临床控制:日夜间均无哮喘发作,可停用糖皮质激素或(和)支气管扩张剂,肺部哮鸣音消失;临床显效:日夜间哮喘发作较前明显减轻,所用糖皮质激素或(和)支气管扩张剂剂量可减至原用药剂量的1/3,双肺仅可闻及散在哮鸣音;临床好转:哮喘症状有所减轻,所用糖皮质激素或(和)支气管扩张剂可减至原用药剂量的1/2,肺部可闻及哮鸣音,但较治疗前有所减少;临床无效:哮喘症状无缓解,甚至较前加剧,糖皮质激素或(和)支气管扩张剂需维持原用药剂量或加量。

  1.6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应用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及祛痰止咳药等治疗。对合并有GERD者加用制酸剂及胃动力药(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西沙必利),避免餐后活动及过度饱食等。对无GER相关症状的哮喘患者,当抗哮喘治疗无效时,加抗GER治疗。

  1.7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判断组别间治疗疗效差异性。

  2 结果

  治疗结果见表1。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及69.23%,经统计学方法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无GER表现组中经抗哮喘治疗无效的8例病例中,加用抗GER治疗后,其中有6例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表1 治疗疗效结果统计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较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其病因主要与感染、过敏等因素有关。近年来发现它不仅与过敏原刺激引起支气管痉挛有关,还与支气管相邻的食管内酸反流有关[2]。胃食管酸反流与肺部疾病尤其是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胃食管酸反流作为内源性哮喘的激发因素,日益受到广泛关注。许多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与胃食管酸反流存在密切的关系,支气管哮喘症状常与胃食管酸反流症状并存,支气管哮喘患者并胃食管反流发生率远较正常人高[3]。而胃食管酸反流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功能会有一定的影响,伴有胃食管酸反流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较重,而无反流症状的支气管哮喘也可能存在潜在的反流[4]。有文章指出胃食管酸反流是部分支气管哮喘加重的原因之一。胃食管酸反流可刺激食管下段黏膜受体引起迷走神经调节的反射性支气管痉挛;微量胃内容物吸入上气道内可引起气管和支气管痉挛、水肿,从而诱发或加重哮喘急性发作。分析本文治疗结果表明: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加用抗胃食管酸反流治疗后,其哮喘治疗疗效有效率可达100%,而未用抗胃食管酸反流治疗组其哮喘治疗疗效有效率仅为69.23%,提示胃食管酸反流可加剧哮喘发作。当胃食管酸反流得到有效控制后,哮喘亦就较为容易控制或缓解。在无胃食管酸反流症状的支气管哮喘病例组中,有8例单用抗哮喘治疗疗效不佳,在加用抗胃食管酸反流治疗后有6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表明即使无胃食管酸反流临床症状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亦有潜在的酸反流,故临床上当遇到仅用平喘治疗能缓解的哮喘病例,可考虑加用胃动力药及制酸剂治疗,常可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4 总结

  对于夜间平卧位时哮喘发作频繁者;单用抗哮喘治疗无效或反而加重者;以及伴随着反酸、胸骨后烧灼感等胃食管酸反流症状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应考虑合并有胃食管酸反流病,内窥镜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此时加用抗胃食管酸反流治疗,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疗效判断标准及教育和管理方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5):261-267.

  2 刘文天,陈宝元,王帮茂,等.支气管哮喘患者24h食管pH监测的分析.临床荟萃,2003,18(20):1143-1145.

  3 谢晓晶,阮祥信,张清.抗胃食管反流治疗对成年起病的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3,9(2):103-112.

  4 卢慧宇.胃食道反流与支气管哮喘.医学综述,2000,6(4):157-158.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