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呼吸病学》

呼吸机雾化器湿化液不同加入方法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1-11-15  浏览次数:402次

  作者:赵玉,陈淑媛,刘玉华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赵玉、陈淑媛);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刘玉华)

  【关键词】 雾化器和汽化器,肺炎,呼吸机相关性

  机械通气系指利用机械装置来代替,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的一种通气方式,已是现代医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1]。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不但延长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造成痛苦,增加经济负担,还容易造成患者对呼吸机的依赖,撤机困难,甚至死亡,为了提高对VAP的认识,减少VAP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自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我们采用1次性无菌输液器加入呼机湿化液,既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又节省加入湿化液的时间、减少呼吸道感染的途径,并符合医院内感染控制的要求,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550例,男300例,女250例;年龄3~78岁,机械通气时间3~150 d。随机分为对照组(n=276)和试验组(n=274),2组在年龄、疾病、呼吸机使用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20或50 ml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加入呼吸机湿化液,反复多次加至水位线即可,加入时应随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注意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变化,必要时应终止加液予患者吸纯氧2~3 min;试验组:采用一次性无菌输液器,按无菌操作排气后,直接连接电热恒温蒸汽发生器加水孔,形成一个密闭系统,打开输液器调节器,加至水位线即可。

  2组在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均需观察湿化液水位下降情况,随时加入湿化液,一般平均3~5 h加液1次,使用呼吸机按无菌操作规程操作,呼吸机冷凝水为污染物[2],因此,呼吸机螺纹管每天更换1次,更换前留取螺纹管出、入管及呼吸机接口处标本做细菌培养。湿化液每天更换1次。

  1.3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使用呼吸机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加液时间、物品支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湿化液污染指数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3.1 采用无菌输液管密闭式加入法,节省时间、人力,减轻护理工作量,使护士有更多时间与精力与患者沟通,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做好病情观察,为救治患者提供重要资料。

  3.2 本研究中试验组每天物品费用减少,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患者及家属对医院产生信赖,花更少的钱治好病,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3.3 在呼吸机的使用过程中患者因素、人为因素或机器故障均可引起呼吸机报警,其中低压报警提示存在管路漏气或其他原因。对照组采用无菌注射器加液时,由于反复打开电热恒温蒸汽发生器加水孔塞,容易造成呼吸机管路漏气而出现报警。试验组采用的密闭式加液,保证了气道的密闭性[3],克服了上述缺点,从而减少了由于报警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影响,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

  3.4 机械通气时气道开放,自身免疫力下降,呼吸道防御机能受损,细菌易进入呼吸道,同时清除细菌的能力降低。气管插管及气囊对呼吸道黏膜压迫,使其完整性被破坏,屏障作用下降,本研究中,对照组由于反复的抽吸湿化液和打开电热恒温蒸汽发生器上的加水孔塞,形成了一条感染通道,增加了污染机会,从而造成了VAP的发生。有报道,气管切开4 d以上者,54%的患者发生继发性肺炎,从医院内感染控制的角度,试验组更符合医院感染控制的要求,能有效降低VAP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姚景鹏主编.内科护理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1.

  2 林晓静,李亚洁,朱顺芳.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非药物预防策略.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02304.

  3 胡晓俐,刘梅玲.护理人力资源现状调查分析.现代护理,2003,9:34.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