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神经内科》

腔隙性脑梗死与糖尿病的关系分析

发表时间:2012-07-18  浏览次数:717次

  作者:陈学梅  作者单位:嘉善县职工医院,浙江嘉兴

  【摘要】目的 探讨腔隙性脑梗死与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对180例腔隙性脑梗死作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将其分为非糖尿病组(A组)及糖尿病组(B组),其中糖尿病组按病程长短各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腔隙性脑梗死中糖尿病占58.8%,糖尿病患者中女性占60.4%。糖尿病组死亡率、多发梗死率、平均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均高于非糖尿病组,且病程愈长,上述指标愈高。结论 糖尿病是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病程愈长,发病率愈高,预后愈差。女性糖尿病患者发生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更大。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糖尿病;胆固醇;甘油三酯;

  腔隙性脑梗死是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约占缺血性脑卒中的20%~30%[1],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与糖尿病的关系亦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将我院2005至2007年间住院的18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8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男81例,女99例,年龄52~86(平均64±8)岁,住院期间死亡11例。其中纯运动性偏瘫56例;纯感觉性偏瘫65例;构音障碍-笨拙手综合征32例;其济失调性偏瘫27例。18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合并糖尿病106例,占58.8%。其中女性有64例,占60.4%。

  1.2 诊断标准:糖尿病的诊断以2006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即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腔隙性脑梗死指直径不超过1.5厘米的小梗死灶。以头颅CT或磁共振明确诊断为心脏有血栓者除外)[2];一个梗死灶为单发,两个及两个以上为多发。

  1.3 研究方法:根据患者发病前是否患有糖尿病将180例患者分为非糖尿病组(A组)及糖尿病组(B组),其中糖尿病组按病程长短又分为两组:BI组(病程不到10年)和B2组(病程超过10年)。各组患者平均血压分别进行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组间比较用χ2检验及t检验。

  2 结果

  2.1 糖尿病组腔隙性脑梗死发病年龄提前,病死率高于非糖尿病组,病程愈长,上述情况愈明显,B1组与B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表1 各组腔隙性脑梗死发病年龄及死亡情况比较注:与A组比较,P<0.05,P<0.01

  2.2 糖尿病组胆固醇、甘油三酯浓度均高于非糖尿病组,且病程愈长,血脂愈高,B1与B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表2 各组血脂水平比较注:与A组比较,P<0.05

  2.3 在梗死灶数目上比较:糖尿病组以多发为主,非糖尿病组以单发为主,A组以单发为主,与B1和B2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B1和B2组以多发为主,组间比较,统计学无差异(P>0.05),见表3。表3 两组梗死灶数目比较(例数) 注:与A组比较P<0.01

  3 讨论

  在经济发达国家中,脑卒中是导致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损失的第2位,它也是在全世界导致死亡的第2位原因,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各国的卒中发病率不同,但都随年龄增长急速增加[3]。在所有脑卒中事件中,缺血性事件数高于出血性事件数,两者的比例为2.9:1[1]。

  本文结果显示:糖尿病者患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年龄提前,且病死率高于非糖尿病组,病程愈长,情况愈严重。其原因为糖尿病病人不仅颅内大血管,中等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严重,而且常伴有小动脉的硬化和毛细血管等微血管病。Caplan LR等证实腔隙性脑梗死并非单纯的小动脉硬化结果,也可有大动脉病变和栓塞病因参与[5]。在上述这些病变的基础上,糖尿病者极易产生广泛的微小血管病变,造成多部位脑梗死。在梗死灶数目上,糖尿病组表现以多发为主,非糖尿病组以单发为主,并认为脑内微小出血的数目与腔隙性梗死的数目呈正相关,腔隙性梗死可预兆有脑出血的危险。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6]。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是否为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尚有分歧[7]。本文结果显示,糖尿病组血脂水平高于非糖尿病组,且病程愈长,血脂愈高。有报告认为,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和肥胖,[8]本结果与之相符合。

  本文在106例糖尿病患者中,女性占60.4%。说明女性糖尿病患者发生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更大。总之,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我们认为要高度警惕糖尿病及血脂水平,应常规检查血糖和血脂,使用降糖药物和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并尽量使血糖、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降低腔隙性脑梗死的死亡率,防止多发、再发梗死,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张文武.急诊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46-766.

  [2]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M].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64.

  [3]王淑辉译.卒中治疗与预防手段新进展[J].中国医学论坛报33卷31期(总第1070期)神经专刊.

  [4]Tolonen H, Mahonen M, Asplund K, et al. Do trends in population levels of blood pressure and other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explain trends in stroke event rates Comparisons of 15 population in 9 countries within the WHO MONICA stroke Project.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Monitoring of trcnds and Deteminants in Cardiovascular Dicase[J]. Stroke, 2002,33:2367-2375.

  [5]Caplan LR. Thoughts evoked by MATCH and other trials[J]. Stroke, 2004,35:2604-2605.

  [6]Prencipe M, Culasso F, Rasura M, et al. Long_term prognosis after a minor stroke:10_year mortality and major stroke recurrence rates in a hospital_based cohort[J]. Stroke, 1998,29:126-132.

  [7]Ringelstein EB, Nabavi D. Long_term prevention of ischaemic stroke and recurrence[J]. Thromb Res, 2000, 98:83-96.

  [8]王薇,赵冬,孙佳艺,等.中国11省市队列人群危险因素与不同类型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比较[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1133-1137.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