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梗塞20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10-18 浏览次数:392次
作者:李通 作者单位: 河南周口,周口卫生职专
【关键词】 肺梗塞 临床分析
肺梗塞是由于栓子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阻断组织血液供应所引起的病理和临床状态,由于栓子的性质及栓塞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呈多样变化,较为复杂,从临床上完全无症状到猝死的发生呈现较宽的临床表现谱,因此误诊率相当高。现收集我院1996年3月~2008年肺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肺梗塞的特点,以期提高对肺梗塞的正确识别与处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男:女=1.5:1;年龄18~73岁,平均46岁;呼吸困难16例,心率加快14例,胸痛10例,胸闷11例,晕厥3例,低热9例,咯血3例。
1.2 病史资料 患者下肢血栓性静脉炎8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4例,房颤2例,具有动脉硬化及高脂血症6例。
1.3 临床特点 (1)患者起病急,常有呼吸困难,呈端坐呼吸,难以入睡,数天达到极限然后逐渐好转;(2)突发性胸部剧痛,为胸膜疼痛,患者常不敢深呼吸,不能向患侧卧;(3)咯血,多于发病后数天开始咯血,可持续20天左右;(4)肺部听诊可闻及干、湿啰音,心前区可听到杂音及心率加快;(5)10%左右的肺栓塞发生肺梗塞,急性肺栓塞病人死亡率较高约占有30%。
1.4 辅助检查 心电图异常改变10例,胸片异常9例,螺旋CT异常8例。
1.5 治疗结果 所有肺梗塞患者均经X线,SCT和MRI得以明确,入院前已明确诊断16例,入院后诊断肺梗塞4例。入院后除对症处理外行溶栓,抗凝,肺动脉血栓摘除术,显著进步9例,无变化3例,自动出院6例,恶化及死亡2例。
2 讨论[1~3]
临床上把肺栓塞(PE)分为急性和慢性肺栓塞两种,如受阻部位发生出血性实变称为肺梗塞,大多数肺栓塞不一定引起肺梗塞。PE通过影响右心后负荷造成不同程度动力学改变,导致肺循环和呼吸功能改变,但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目前认为肺梗塞的发生和许多危险因素有关:(1)血流淤滞常见于长期卧床、肥胖、静脉曲张、充血性心力衰竭;(2)静脉损伤常见于外科、妇科手术、外伤、烧伤;(3)血液高凝状态见于真红细胞增多症、溶血性贫血、口服避孕药。本组资料显示该类患者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后,形成的主要原因如下。
2.1 血栓形成是形成肺梗塞的高危因素 常来源于下肢和骨盆的深静脉。在美国每年因下肢DVT而并发肺动脉栓塞者达15万人。大部分引起严重血流动力学血栓形成于髂股静脉或由腓静脉血栓播散而来,血栓栓塞起源于上肢静脉或右心房者较少见,心脏疾患也是形成肺梗塞的原因之一,常见于心房颤动、心力衰竭等,以右心腔血栓最常见。
2.2 肿瘤组织 恶性肿瘤并发栓塞,其栓子一是瘤栓,其次是血栓。
2.3 妊娠与分娩 形成原因是妊娠时腹腔内压增加引起血流缓慢,血液流变学特性改变,羊水栓塞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
2.4 其他 还见于长骨骨折所致脂肪栓塞、空气栓塞、寄生虫、异物栓塞。
【参考文献】
1 刘秉锟.肺栓塞.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79,2(4):247.
2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208.
3 黄新天,张培华.预防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进展.中华普通外科杂志,1998,13(5):3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