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衰竭抢救中应用无创通气2例
发表时间:2011-06-30 浏览次数:406次
作者:刘玉然 作者单位:052560河北深泽县医院
【关键词】 呼吸衰竭 无创通气
例1:患者,男56岁。主因胸闷、气短1天入院。患者有高血压病6年,常服降压药物,血压150/100mmHg左右。入院前因劳累过度心前区出现压榨感,憋闷,活动后气短。心电图:T波广泛低平,无ST段变化,无Q波。心肌酶:肌酸激酶540U/L,肌酸激酶同工酶220.7U/L,羟丁酸脱氢酶248U/L,谷草转氨酶73U/L,乳酸脱氢酶360U/L,尿素氮5.1mmol/L,肌酐89Umol/L,尿酸231μmol/L。初诊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给予吸氧,卧床休息,静滴扩张冠脉,改善血液循环,营养心肌等药物。治疗5天后患者胸闷症状消失,自行下床活动,胸闷再次出现,心电图:V1~3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考虑前间壁急性心肌梗死。当天下午休息时突然发生阿斯综合征,意识不清,四肢抽搐,小便失禁,角弓反张,两眼上吊,面色青紫,口吐白沫,呼吸停止,心音消失。建立静脉通路,心电监护:心室纤颤。立即静推肾上腺素1mg,加大吸氧量,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1分钟后仍为室颤,行非同步直流电除颤,第1次200J失败,持续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第2次300J,心率转成窦性,同时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其模式为S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静滴呼吸兴奋药、升压药,行脑保护,营养脑细胞,降低脑水肿,静滴抗生素,预防感染,保护胃黏膜,防止消化道出血等治疗。2小时后,微弱自主呼吸出现,血压80/40mmHg,呼吸机模式SIMV,血氧饱合度97%。24小时后患者神志转清,面色红润,两侧瞳孔约2mm,对光反射灵敏,血压100/60mmHg。心电监护:窦性心率,心率90次/分,自主呼吸较前增强,有咳嗽反射。考虑长期气管插管并发症较多。试行拔管,5分钟后,患者再次紫绀,口吐白沫,两肺湿啰音,痰较多,负压吸痰器吸痰,紫绀未缓解,考虑气道黏膜及喉头水肿,再次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其模式设为SIMV。3天后,多次试脱机失败,行气管切开,再次呼吸机辅助呼吸7天,间断脱机,封堵气管切口,延长了康复疗程,患者痛苦大,感染机率高。
例2:患者,女,38岁,主因神志不清,大汗半小时,于2005年4月20日入院。患者入院半小时前生气后自服氧化乐果约20ml,当时恶心、呕吐少许,四肢抽搐,大汗,神志不清,面色青紫,呼吸微弱,心率50次/分。立即吸氧,建立静脉通路,静推阿托品10mg,肌注氯磷定0.5g,心电监护窦性心率,血氧饱和度50%,立即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下胃管,清水洗胃约3万ml,至洗出物清亮为止。急查胆碱酯酶213.5U/L,以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入院。经输血、补液洗胃,应用胆碱酯酶复能剂、抗胆碱药治疗2天,患者神志转清,自主呼吸微弱,脱机后血氧饱合度80%,考虑气管插管长时间压迫气道并发症多,在肺部无感染的情况下,及时拔管,呼吸机面罩吸氧,血氧饱合度达到97%。又经过3天综合治疗,胆碱酯酶2638.3U/L。自主呼吸恢复良好,停用呼吸机。后经过综合治疗10天,康复出院。
讨 论
随着呼吸机的出现,急性呼吸衰竭的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脱机时间成为患者康复的决定因素。机械通气中气管插管长时间的保存,会出现许多并发症,气道黏膜损伤,如气胸、纵隔气肿或间质性肺气肿;呼吸肌顺应性下降,惰性增强,呼吸机依赖;与呼吸机有关的肺炎。这需要医务工作者在保障有效通气的前提下,减少气管内插管的留置时间。治疗第2例患者时,吸取上次经验,选择合理时机,及时改有创通气为无创通气,避免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许多并发症。无创通气无须建立有创人工气道,简便易行,与机械通气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无创通气应用条件:①患者清醒能合作;②肺部感染得到控制,能自主咳痰。无创通气是重症呼衰患者脱离机械有创通气的过度阶段,可使患者尽早脱离气管插管的痛苦,又保证有效通气,维持正常生理循环、代谢,减少气管切开的机率,缩短疗程,提高生存质量。临床医生应把握有创通气改为无创通气时机,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 曹志新,王辰.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切换点的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中国医学论坛报,2006,2(16):13
2 叶任高,主编.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