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1-06-22 浏览次数:406次
作者:赵静 王彦桃 董丽华 作者单位:161441黑龙江省嫩江县九三分局中心医院
【关键词】 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危重症之一,多种疾病的危重阶段均可出现,它直接威协着新生儿的生命,在护理工作中,如我们能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则可有效地挽救患儿的生命。做好护理工作,是挽救呼吸衰竭的重要环节。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近2年收治26例新生儿,其中新生儿肺炎21例,占新生儿病总数的81%,并发呼吸衰竭的17例,占新生儿肺炎的80%。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要注意保暖,保待室内空气新鲜和适宜的温度、湿度。室温在22~24℃,相对温度为50%~60%,做好皮肤和口腔护理。
2.2 对有窒息史的患儿注意观察呼吸及面色尤为重要。注意呼吸的频率、节律、深浅的改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
2.3 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改善通气功能有重要作用。(1)常使患儿头颈部抬高15°~30°,呈头高脚低侧卧位,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以防分泌物吸入造成窒息。(2)新生儿无力咳出痰液,分泌物增多可使呼吸困难加重,此时要尽快吸痰,一次尽量吸净。但吸痰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气分压下降。吸痰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吸痰管应使用一次性的,容器应专人专用,定期更换。动作要轻柔而快速,以免损伤粘膜。(3)协助排痰,给患儿定时翻身。吸痰前轻轻拍打胸背部。拍打时五指并拢稍向掌心弯曲,使手指与掌心形成1个空腔,利用震动传递使分泌物进入呼吸道利于吸出。
2.4 吸氧,以提高动脉氧分压,提高氧的弥散量,改善换气功能,以维持氧分压在50~80mmHg为宜。多采用鼻导管法吸氧,将导管末端插入鼻前庭。氧流量为0.5L/min,浓度为23%左右。每2~4h检查1次鼻导管是否通畅,检查时间可根据鼻腔分泌物多少而定。有时鼻腔分泌物将导管堵塞,患儿出现憋气现象,但湿化瓶内仍有气泡。所以我们在检查时,不能单纯地观察湿化瓶内有气泡即认为导管通畅。应将导管拔下插入水中导管如有气泡逸出证实通畅。
2.5 人工辅助呼吸,人工呼吸机,常见问题正压呼吸。使用时,在调节潮气量的同时增减呼吸频率,以取得足够的通气量。压力最大不可超过10cm水柱。呼吸频率为32~40次/min。当患儿呼吸循环功能稳定,不用呼吸机而能自主呼吸2~3h以上无异常时,则可停用呼吸机。
2.6 维持体液平衡,纠正酸中毒,由静脉输液供给足够热量、水和电解质,以防脱水和纠正酸中毒,但要严格掌握其 速度,同时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治疗原发疾病和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