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插管及单肺通气技术
发表时间:2011-04-12 浏览次数:399次
作者:王雄,朱光贤 作者单位:榆林市星元医院,陕西 榆林 719000
【关键词】 支气管插管 单肺通气 技术
随着胸科手术的发展,对胸外科手术的麻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肺部手术要求将双肺分隔,保护健侧肺,而且一些胸内其他手术也要求术侧肺萎陷,以方便手术操作[1],目前多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DLT)插管,使健康肺和病侧肺隔离通气,或一些其他胸内手术,行单肺通气,使术侧肺萎陷,便于手术操作。
1 适应证与禁忌证
1.1 适应证 大咯血、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痰量过多(50 m1/日以上)或肺大泡有明显液面的湿肺病人(可避免大量血液、脓液、分泌物污染健侧肺);支气管胸膜瘘、气管食管瘘;拟行肺叶或全肺切除的病人;外伤性支气管断裂及气管支气管成形术,可防止患侧漏气;食管肿瘤切除或食管裂孔疝修补;分侧肺功能试验或单肺肺泡灌洗治疗;胸主动脉瘤切除;主动脉缩窄修复术;动脉导管未闭关闭术。
1.2 禁忌证 气道内存在沿双腔导管通路上有任何病变,如气道狭窄、肿瘤、气管支气管断裂,或气道外存在压迫,如纵隔肿瘤、主动脉弓动脉瘤等。
1.3 相对禁忌证 饱胃者;误吸高度危险者;正在施行机械通气的危重病人;估计不能在直视下完成的困难气管插管;证明左主支气管帐蓬式抬高、夹角接近90度者;身材矮小者。
2 操作要点
目前多选用罗伯修双腔导管。不设置隆突钩,操作比较容易,与普通单腔导管相似,但导管易移位,注意选择大小合适的型号,平均深度29 cm,身高每增加10 cm可酌情加深l cm,双腔导管有左右侧之分,右侧双腔管支气管套囊上有一侧孔,用于右上肺叶通气,因右上肺叶支气管开口距隆突较近,且变异较多,故右侧支气管插管定位比较困难,容易堵塞右上肺叶支气管开口,所以有人主张尽量选用左双腔导管,左侧开胸也可选用左双腔导管插管,有学者研究显示,常规听诊法确定双腔导管的位置盲目性大准确性低,管端错误率达36%,运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插管管端正确率可达100%[2],导管位置对肺隔离效果以及术侧肺萎陷效果影响较大,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是一种更准确更安全的方法,在平卧位和侧卧位都应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3,4]。
3 单肺通气(OLV)管理
由于支气管导管的改进,对单肺通气所引起的生理改变认识的深入,以及必要时应用纤支镜协助,单肺通气的安全性及成功率有明显提高。
3.1 单肺通气的生理变化 单肺通气时非通气侧肺完全萎陷,但仍接受部分右心室射血产生肺内分流,通气侧肺由于重力作用接受大部肺血流和全部肺通气,由于体位等影响,通气侧可能也有部分肺组织通气/灌流比例失调,在单肺通气时全部肺内分流量可达20%~40%,可致静脉血掺杂,导致低氧血症。肺内分流量的大小首先受到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PV)的影响,HPV可减少血流进入萎陷肺,可使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达到一定缓解,但吸入麻醉药,血管扩张药可抑制HPV,静脉麻醉药对HPV影响较小。在进行单肺通气时,一般认为PaO2(67.5~70)mmHg,是可以接受的低限。
3.2 单肺通气的呼吸管理 (1)尽可能双肺通气,尽量缩短单肺通气时间,在不影响手术的前提下,争取在术侧肺大血管结扎后再开始单肺通气。(2)在由双肺通气改为单肺通气时应先进行手法通气,以使机体迅速适应肺顺应性的变化,并观察肺隔离效果,在明确肺的顺应性情况和术侧肺萎陷后,再行机械通气。(3)单肺通气的潮气量l0 ml/kg,过低可致通气侧肺萎陷,过高则可使非通气侧肺血流增加,吸入氧浓度为100%,平均气道压小于(30~50)cm H2O。(4)调整呼吸频率使PaCO2维持(37~40)mmHg,频率可增加20%,但应避免过度通气。(5)监测SpO2和PETCO2行血气分析。(6)如发现PaO2降低或低氧血症,可作以下处理:如用NO2停用;检查导管位置、麻醉机故障,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状态,吸除支气管内分泌物等;如仍无效,可试用以下措施改善非通气侧肺的通气/血流比值,如经该侧总支气管置入的细管进行高频喷射通气,或用另一Mapleson环路以(5~10)cmH2O压力作CPAP,以减少该侧肺血流和改善氧合,或用纯氧充气吹胀上肺,然后关闭呼气口,约20 min重复一次。亦可采用通气侧肺PEEP,但压力不超过l0 cmH2O以免更多的血液被驱入非通气侧肺。若仍无效,应通知术者行双肺通气,如低氧血症持续存在,术者可压迫或钳夹术侧肺动脉或其分支以改善通气/血液比值,个别氧合极度障碍的病人需行部分心肺转流。(7)由单肺通气恢复双肺通气时,应进行手法通气,并适当延长吸气时间,使萎陷的肺组织膨胀。
双腔支气管插管最初的目的主要是肺隔离,保护健康肺,而发展到现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单肺通气技术,使术侧肺萎陷,方便手术操作,减轻手术损伤。所以不仅肺手术需要肺隔离,胸内其他手术也需要肺隔离单肺通气。随着双腔支气管导管的改进,肺隔离及单肺通气技术的进步,此项技术的应用,既保护了健康肺,又能显著改善开胸条件,推动了胸外科手术的发展,深受胸外科医生的欢迎,所以支气管插管及单肺通气技术的适应证在不断扩大。但必须权衡利弊;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单肺通气引起的动脉低氧血症,确保患者安全。
【参考文献】
[1] 庄心良,曾因明.现代麻醉学[M].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204.
[2] 楼静芝, 愈渭生, 陈栋梁, 等. 纤维支镜引导下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的临床效果[J].中华麻醉学杂志选,2003,23:145.
[3] 李锦成, 赵洪伟, 周 鹏,等.纤维支镜引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中的应用[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3,23:863-864.
[4] 刘建明, 李明星, 赵如明, 等.体位改变对胸科手术病人双腔支气管导管位置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6,26:99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