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4例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0-08-18 浏览次数:509次
作者:刘澄英,谢伟国,谢 诤,江 莲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附属江阴医院呼吸科,江阴214400
【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多索茶碱治疗组和氨茶碱治疗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肺功能、血气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多索茶碱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氨茶碱治疗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多索茶碱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药物。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多索茶碱 氨茶碱
茶碱类药物是一类广泛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传统药物,但由于其出现的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以及胃肠系统反应也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多索茶碱(朗铭),化学名称为1,3-二甲基-7-(1,3-二环戊基-2-甲基)甲基-3,7-二氢-1H-嘌呤2,6-二酮C11H14N4O4,是一种新型甲基黄嘌呤衍生物。该药具有较强的平喘作用,同时安全性明显高于茶碱和氨茶碱。我们在临床应用中观察多索茶碱的平喘效果和安全性,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140例均为本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的住院患者,诊断符合199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断标准。入选病例均处于急性发作期,不合并其他肺外疾病,1周以内未使用茶碱类药物及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入选病例随机分为多索茶碱治疗组(A组)和氨茶碱治疗对照组(B组),A组74例,其中男51例,女23例,年龄46.1~88.2岁,平均65.4±22.1岁;B组66例,其中男45例,女21例,年龄40.9~87.7岁,平均64.9±22.8岁,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性别、吸烟指数、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指标经均衡性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选病例排除:激素依赖者,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及对多索茶碱或黄嘌呤衍生物类药物过敏者。
1.2 治疗方法 A组用多索茶碱注射液3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每日1次。B组用氨茶碱注射液25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每日1次,疗程均为5~10 d。两组均予口服长效氨茶碱0.2 g,每晚1次。试验期间不使用影响茶碱吸收、代谢、排泄的药物。定期检测氨茶碱血药浓度,不超过15~20 μg/ml。有发热、黄疸及血象升高者加用抗菌药。试验开始前1天及结束后行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检查。每天详细记录呼吸、气喘、肺部哮鸣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两组资料有效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评价标准 显效:呼吸、喘息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不影响日常生活;肺部哮鸣音完全消失或明显减少;FEV1、FEV1/FVC、PEF及PO2增加>25%,PCO2降低>25%。好转:咳嗽、喘息症状减轻,但未完全消失,可以耐受;肺部哮鸣音减少,但未完全消失;FEV1、FEV1/FVC、PEF及PO2增加15%~24%,PCO2降低15%~24%。无效:咳嗽、喘息无缓解或加重;肺部哮鸣音未减少或增多;FEV1、FEV1/FVC、PEF及PO2增加<15%,PCO2降低<15%。
2.2 治疗效果
2.2.1 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比较 见表1。
2.2.2 两组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变化比较 见表2。结果提示,多索茶碱治疗组患者的肺功能及血气的总有效率高于氨茶碱治疗组患者(P<0.01)。
2.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 A组发生心悸7例,心律失常14例,恶心2例,胃部不适6例,失眠5例,兴奋4例,头痛1例;B组发生心悸18例,心律失常11例,恶心14例,胃部不适12例,失眠19例,兴奋17例,头痛8例,A组心律失常、胃部不适发生率低于B组(P<0.05),而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多表现为呼吸道平滑肌可逆性痉挛,气道炎症加重,进而出现严重的肺通气功能障碍。传统的茶碱类药物(如氨茶碱),常被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但由于其治疗窗狭窄,静脉使用茶碱类药物常出现严重的副反应,特别是对于曾长期口服缓释茶碱的患者更为危险[1]。
多索茶碱是在氨茶碱的分子结构的N-7位增加了3-二氧戊环结构,与氨茶碱同属于甲基黄嘌呤衍生物。作为一种新一代甲基黄嘌呤衍生物[2,3],多索茶碱能通过多种途径达到降低呼吸道高反应性、解除呼吸道痉挛的临床疗效。如:(1)能抑制多种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的释放,控制呼吸道慢性炎症反应;(2)能抑制气道平滑肌细胞内的磷酸二酯酶,激活蛋白激酶A及C,从而降低细胞内Ca2+浓度,减轻气道平滑肌痉挛。研究表明,多索茶碱无论在动物模型[4],还是在人体[5,6]均显示了优异的抗支气管痉挛作用。对哮喘治疗的临床研究发现,多索茶碱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是氨茶碱的10~15倍,且起效快,仅需30 min,药效持续时间长达12 h,因此其对患者症状及通气功能的改善显著强于氨茶碱。此外,由于多索茶碱对肺外其他系统如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的腺苷受体亲和力仅是茶碱的1/10,因而对这些系统作用轻微[6],临床应用副作用更少,安全范围大。本文结果表明,与氨茶碱对照组相比多索茶碱治疗组患者的症状、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显著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多索茶碱治疗组显著低于氨茶碱治疗组。由此可见:多索茶碱与传统茶碱类药物相比,具有起效快、疗效显著、药效持续时间长、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Melbye H, Halvorsen DS, Hartz I, et al. Bronchial airflow limitation, smoking, body mass index, and statin use are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the C-reactive protein level in the elderly. The Tromso Study 2001[J]. Respiratory Medicine, 2007, 101(3):2541-2549.
[2] Hauber HP, Goldmann T, Vollmer E, et al. Effect of dexamethasone and ACC on bacteria-induced mucin expression in human airway mucosa[J].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2007, 37(10): 606-616.
[3] Casoni GL, Poletti V. Dexamethasone for bronchiolitis[J].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7, 357(6): 1659-1665.
[4] Yao YY, Liu DM, Xu DF, et al. Memory and learning impairment induced by dexamethasone in senescent but not young mice[J].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2007,574(7): 20-28.
[5] Kjetil H, Sem TK, Ellen S, et al. The prolonged postoperative analgesic effect when dexamethasone is added to a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rofecoxib) before breast surgery[J]. Anesthesia & Analgesia, 2007, 105(8): 481-486.
[6] Singh RR, Moritz KM, Bertram JF, et al. Effects of dexamethasone exposure on rat metanephric development: in vitro and in vivo studies[J].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2007, 293(13): 548-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