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呼吸病学》

术后呼吸衰竭病人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发表时间:2010-02-03  浏览次数:552次

术后呼吸衰竭病人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作者:侯青玲   [摘  要] 目的:探讨术后呼吸衰竭病人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总结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27例术后呼吸衰竭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的效果。结果:27例患者,治愈率为70.37%,3例因经济问题终止治疗,死亡5例,死亡原因多为MOF。结论:通过临床的治疗与护理,可尽快纠正呼吸衰竭,提高临床缓解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在临床中收到很好的效果,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关键词] 呼吸衰竭;观察;护理    呼吸衰竭是一个常见的临床急危症,涉及多学科领域。如护理得当,可挽救和延长病人的生命。它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溜,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本文结合临床工作中的实践作了一些探讨。1  一般护理  此类病人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常需要特别护理。  1.1  做好基础护理    要重视口腔皮肤的护理,防止并发细菌感染。加重病情,预防医源性感染。  1.2  及时抢救    为了便与抢救,应住单间,并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度与湿度适宜。备好各种抢救物品和药物。如:呼吸器、吸引器、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包、呼吸兴奋剂、强心利尿剂等。  1.3  保证营养摄入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对昏迷或吞咽障碍的病人,应首先考虑鼻饲。胃肠功能差的病人可用静脉高营养。禁用或慎用镇静剂,以防抑制呼吸。2  保持呼吸道通畅  稀释痰液;刺激咳嗽;辅助排痰,可解除气道阻塞。支气管扩张剂的使用静脉输入氨茶碱,扩张小支气管[1]。使呼吸道通气增加。应注意速度不宜过快,浓度不宜过高。否则,可出现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甚至心室颤动。3  呼吸兴奋剂的使用及观察  呼吸衰竭病人,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兴奋性降低,此时应用呼吸兴奋剂兴奋呼吸中枢,增加通气量,改善肺泡通气换气功能达到纠正缺氧,促使二氧化碳排出的目的。可拉明可直接兴奋呼吸中枢和通过刺激颈动脉窦化学感受器,反向性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用药中注意剂量不可过大。如出现多汗、呕吐、颜面潮红、面肌抽搐、烦躁不安时要减少用量,减慢速度。洛贝林可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向兴奋呼吸中枢,作用快,副作用少,维持时间短(数分钟至0.5 h),过量可致心动过速、呼吸麻痹、血压下降等。氨茶碱除有利尿、解痉、降低肺动脉高压作用外,还有兴奋呼吸中枢作用,剂量过大可引起恶心、呕吐、心动过速。若有条件可以抽血监测药物浓度。静脉滴入时宜缓慢,以防心律紊乱。4  给氧  合理的氧疗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前提下,吸氧可以纠正低氧血症,减少心脏负荷。  4.1  Ⅰ型呼吸衰竭无二氧化碳潴留    中枢对二氧化碳有正常的反应性,根据缺氧的轻、中、重度程度分别给与低浓度到高浓度吸氧,即1 L/min~5 L/min。  4.2  Ⅱ型呼吸衰竭病人低氧伴有二氧化碳潴留,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降低,主要靠缺氧来刺激,只能采取控制性给氧,即持续低流量给氧1 L/min~2 L/min[5]。  4.3  呼吸衰竭的治疗    若有急性呼吸衰竭,如呼吸心跳骤停、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应给予50%以上高浓度氧或高压氧治疗[4]。总之,合理的氧疗可缓解症状,反之则产生毒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病人的神志、呼吸频率和节律、紫绀程度、脉搏、心律和血压的变化,准确记录出入量,观察肾功能和心功能情况,注意呕吐物及大便颜色性状。如发现有消化道出血,应及时上报医生采取相应措施。倘若病人经吸氧仍不能纠正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则应使用呼吸器治疗。5  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护理  对于经过积极治疗和处理,病情仍趋于加重者,应予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并行辅助通气。气管插管为分泌物吸出提供了有效的急救措施。  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固定要牢固,松紧适宜,防止脱落或扭曲。  保持气管切开伤口处清洁每日更换敷料1次~2次,如疑有感染,需作局部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充气气囊每4 h放气一次,以防止气囊长期压迫气管黏膜,引起溃疡或坏死,为防止气囊以上部位分泌物流入下气道,加重感染,气囊放气之前应吸尽咽部的分泌物。  吸痰时要注意无菌操作,每根吸痰管只用一次,用毕煮沸消毒。吸痰动作要轻柔、迅速,避免黏膜损伤,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 s,以免加重缺氧,痰液黏稠时;吸痰前先注入生理盐水3 ml~5 ml,以稀释痰液,吸痰后可滴入抗生素以防止感染。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后,上呼吸道的湿化作用丧失,吸入气体必须加温湿化,可采用蒸汽或超声雾化吸入等措施,防止痰液干燥结痂。  监测血液气体分析与电解质,及时纠正酸碱失衡与电解质紊乱。应熟练掌握采取动脉血的方法和注意事项。6  防止误吸  呼吸衰竭病人全身衰弱或神志不清,口咽部分泌物或呕吐物吸入气道,造成吸入性肺炎和肺不张。为了防止误吸,神志清醒的病人在进食时平坐卧位或坐位,减少食物呛入气管的机会。如有吞咽障碍或昏迷病人,采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吸尽口咽部位的分泌物,可给予鼻饲和静脉营养,鼻饲前应检查胃管是否在胃中,每次鼻饲量要少,推注速度要慢,选用带气囊的气管插管或切开,气囊充气后可防止分泌物或呕吐物吸入肺内[2]。总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缓解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防止并发症。I型呼吸衰竭旨在纠正缺氧,Ⅱ型呼吸衰竭还需提高肺泡通气量。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控制感染和合理给氧是治疗和护理呼吸衰竭的主要措施[3]。参考丈献:  [1]杨雪珍.术后呼吸衰竭病人的早期观察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1999,10(2):4142.  [2]阙惠平.高频射流救治急性呼吸衰竭[J].护理学杂志,2001,10(2):8788.  [3]魏淑琴.慢性呼吸衰竭病人氧疗的经验总结[J].山西护理杂志,2001,2:54.  [4]温瑞芳.肺心病Ⅱ型呼衰氧疗的护理[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0,15(3):186.  [5]王庆元.Ⅱ型呼吸衰竭病人的合理氧疗及综合监护[J].实用护理杂志,2003,11(11):67.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