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呼吸病学》

BiPAP治疗COPD Ⅱ型呼吸衰竭52例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09-12-16  浏览次数:631次

BiPAP治疗COPD Ⅱ型呼吸衰竭52例临床疗效观察作者:周晓云    作者单位:乐山市红十字会医院,四川 乐山 614000    【关键词】  BiPAP;呼吸机;COPD;Ⅱ型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由于有害颗粒或气体(主要是吸烟)的影响,肺部产生异常的炎症反应,从而产生气流受限,病情常呈进行性加重。COPD急性加重期主要由于支气管—肺部感染加重气道阻塞,原已处于疲劳状态的呼吸肌负荷加重,出现肺衰竭和通气衰竭,最终导致Ⅱ型呼吸衰竭。传统的低流量鼻导管吸氧及呼吸兴奋剂的应用,常难以达到满意效果,而有创伤性的机械通气治疗,虽可取得良好效果,但病人及家属早期难以接受。因此无创性正压通气成为抢救呼吸衰竭的重要方法,其成功率达80%~85%,且痛苦少,简便易行,病人及家属易于接受。2004年3月—2006年3月,我们对52例COPDⅡ型呼衰患者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为2004年3月—2006年3月本院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共计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中男18例,女8例,年龄(69.28±9.22)岁,对照组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70.25±8.76)岁。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持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支气管扩张剂、祛痰剂、呼吸兴奋剂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S/TD30型双水平气压正压(BiPAP)呼吸机经面罩通气治疗。通气采用自主/定时(S/T)方式,吸气压力(IPAP)10~16 cmH2O,呼气压力(EPAP)4~6 cmH2O,通气时间2~4 h,各用呼吸频率15~20次/min。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意识、呼吸频率、心率及血压等变化,治疗前4 h,72 h 动脉血气分析(pH,PaO2及PaCO2)变化情况,计算两组患者平均达到加重前血气分析水平所需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指标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血气分析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血气分析指标变化   结果见表1。治疗4 h 治疗组pH,PaO2及PaCO2均有显著改善(P<0.01),而对照组血气则无明显改善。平均住院时间:治疗组(14±3.5)d 明显短于对照(20±4.0)d,两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血气指标变化结果(略)3  讨论  目前对于COPD合并II型呼衰的机械通气的治疗已广泛用于临床,而BiPAP无创通气模式应用较多,正压通气可帮助患者克服气道高阻力,提供外加的压力来减少吸气做功,缓解呼吸肌疲劳,提高肺顺应性,防止夜间低氧血症,调节呼吸系统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等。另外,其还可降低跨膈压和提高神经通气偶联,从而减轻COPD患者气急症状和增加运动能力,成功率高达80%~85%。本组结果显示在临床症状缓解及改善血气分析指标方面使用BiPAP呼吸机较常规治疗速度更快。因此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和插管率,且成功率高,简便易行,痛苦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