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呼吸病学》

浅谈精神疾病的康复医疗

发表时间:2009-06-25  浏览次数:793次

作者:刘丽萍,杨波,黄春光,李伟  【关键词】  康复医疗

  康复医疗是使患者病后受损功能恢复的一种医疗措施,目的是使患者残存的功能尽可能地发挥其最高水平,使所受的损害尽可能缩小。在精神病学中主要是对那些减弱或丧失社会功能的恢复期患者、慢性患者进行再训练,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劳动能力或职业技能,了解社会的新发展、新知识,使他们的思维、行为能够适应家庭及社会的需要。

  阻碍患者各种社会职能的恢复,导致精神疾病慢性化与残疾的原因,除疾病本身的破坏外,环境的影响也是重要的因素。传统的精神病房管理模式与康复医疗的理论及实践存在着矛盾。一方面慢性疾病与残疾导致淡漠、退缩、懒散、缺乏主动性;另一方面传统的医患关系规定医生、护士替他们完成,否则为服务不周。久而久之使患者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一切都是安排好的这样的行为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与环境剥夺了患者面对问题及处理问题的机会,渐渐地各种社会职能日趋丧失,功能衰退者、残疾者越来越多;康复医疗则不然,凡是患者能做的事,要由工作人员指导、带动、督促患者自己完成。康复训练中医生、护士充当了教师角色,而患者的角色则转为学生,适应与完成了角色的转变,对残疾和恢复期患者实行康复医疗实质上是观念的更新及对传统管理模式的挑战。

  康复的重点不是疾病,而是残存的功能如何恢复以达到回归社会为目的。由于精神疾病都不同程度地损害其患者的综合功能,因此在开展精神康复医疗以前,需明确诊断,确定精神残疾等级然后给予相应精神康复医疗。

  1药物治疗与康复医疗的关系

  精神疾病的治疗是多方面的,在急性期以药物治疗为主,结合心理治疗。恢复期则以康复治疗为主。

  2康复医疗的治疗方法

  2.1明确诊断诊断指关于目前患者精神状态及患者经康复医疗后回到社会的状况。这种描述性的诊断与精神疾病的分类学诊断不同,它有助于医生与患者的实施康复计划过程中共同向着所制定的目标努力。

  2.2康复计划的制定康复计划的制定,必须个体化,应按患者的康复诊断做出,有步骤地达到预期目的。一般康复计划的制定要遵循以下几点:(1)由浅入深,先学比较容易的且患者愿意学的技能,以取得患者的合作;(2)有评价计划,对不同的康复内容,制定出不同的评价时间;(3)指导康复的工作人员分工要明确,各包一项训练内容。

  2.3康复计划的实施实施康复计划,首先患者必须合作,因此适时调整抗精神病药物的剂量是必要的,其次是做到角色的转变,医生护士成为患者的良师益友,使患者感到平等、祥和的氛围。因此康复治疗应该是医生、护士与家属及单位的共同参与,应在住院与出院后的家庭、单位中连续进行。

  2.4康复疗效的评价精神疾病康复治疗的疗效的评价,可按精神症状的消失程度及社会功能的恢复情况来进行。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使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来进行评定。

  2.5社会功能的评定目前我国常用的是(SDSS)量表。对家庭职能、婚姻职能、父母职能等10项社会功能进行前后对比评定。

  3住院康复患者的管理

  3.1住院康复患者的组织管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参考精神残疾的严重程度及现存的社会技能,在原精神病房中“为一个服务中心”组织的基础上,把患者进行分类管理,施行不同等级的康复的康复训练。如行为矫正、社会交往的技能训练、院内职业康复等。

  3.2患者的病案资料管理

  3.2.1建立住院康复病历精神科病房一直沿用传统的精神科大病历,它对疾病早期症状记载,疾病诊断、治疗能提供可靠依据是初发患者住院不可缺少的病历资料。慢性期患者包括恢复期患者,疾病诊断已定,症状不明显,病史资料已保存在首次或历次住院的原始病历中,再次入院,家属已没有耐心提供详细病史,患者的症状表现又极其单调、贫乏,这就出现了医师书写大病历困难,缺乏内容。

  根据慢性精神疾病的特点,以及康复医疗的需要,应该也必须建立住院康复病历。主要内容包括:(1)一般资料(即既往史,同精神科病历);(2)精神疾病史;(3)目前临床相(慢性症状群、躯体阳性体征等);(4)精神残疾的评定情况(定级,及其严重损害);(5)康复医疗方案(目标、计划及实施措施);(6)目前仍保留的社会功能;(7)诊断(疾病诊断、精神残疾诊断、躯体疾病诊断);(8)医生签字。

  3.2.2建立康复志传统的病程记录是记载疾病过程的客观资料,对以精神疾病为主的患者是需要的,但对已实施康复训练的患者,却难以反映康复训练的效果,所以在使用住院康复病历的同时,也应设计并使用康复志。康复志的主要内容包括:(1)施行康复治疗前的病情评估(定残、评残);(2)康复评价、康复目标、康复计划;(3)康复小结;(4)康复阶段记录。

  4结语

  开展康复医疗,不是单纯的患者参加的娱疗。康复医疗是一个完整的训练过程,采用的方法、手段、技巧以及观察、测量、病历记录等,都自成体系而有别于临床医疗工作。使用康复医疗处置模式,不等于代替临床医疗工作。对新发病、症状活跃的患者,仍应与急性期(早期)精神患者一样享受着良好医疗服务及周到的护理照顾。

  开展康复医疗为主的病房,对康复患者进行分类管理,使用康复病历、康复志是必要的,旅行康复治疗之前,要对病情进行评估(定残、评残)进行康复评价,制定康复目标、康复计划,这是康复工作的程序和内容。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目的,是使患者恢复原有的技能,巩固提高现存的技能,或重建新技能。成功的关键在于医生、护士与患者的角色的转变。以上是我院在实践中及探索中所提出的见意,望同仁给予指导。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