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外科学其他》

静脉输注舒芬太尼在外科术后镇痛中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5-04-23  浏览次数:1357次

外科手术患者的基本医疗要求就是控制术后疼痛,其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使患者维持呼吸及循环系统,更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舒芬太尼作为芬太尼的衍生物,有着起效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特点[1]。笔者对舒芬太尼在外科手术术后的镇痛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10年9月~2012年9月期间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90例,其中男67例,女23例,年龄20~35岁,平均(29.3±3.2)岁,体重52~83 kg,身高150~170 cm。所有患者在实施手术时均使用腰-硬联合麻醉技术进行麻醉,其药物为0.5%布比卡因2 ml,并且在术前对患者的心、肺、脑进行检查,所得结果为正常且无并发症。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患〖JP2〗者给予静脉输注舒芬太尼进行镇痛,其主要方法为:按照人体重量每1千克使用舒芬太尼1 μg的比例给药,氟哌啶5 mg,NaCl溶液100 ml。对照组患者则采用芬太尼进行镇痛,其主要方法为:芬太尼1.0 mg [2],咪达唑仑5 mg,氟哌啶5 mg,NaCl溶液100 ml。对两组患者均采用福尼〖JP〗亚一次性镇痛泵进行输注,总量为100 ml,输注速度控制在2 ml/h。

1.3疗效判定:镇痛效果分为四级[3]:Ⅰ级:患者所有疼痛完全消失;Ⅱ级:患者疼痛转为轻微疼痛;Ⅲ级:患者感觉疼痛,但是可以不使用镇痛药;Ⅳ级:患者感觉疼痛非常明显,需要使用镇痛药物进行镇痛。患者在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呼吸抑制、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和嗜睡等。

1.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的镇痛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1。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4.44%,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2.22%,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3讨论

外科手术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因此对患者实施术后镇痛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还能有效提高患者围术期的安全性和出院率。目前,临床上用于镇痛的药物有很多,采用最多的则是硬膜外腔持续镇痛以及静脉持续镇痛。但是大量的试验表明采取硬膜外腔持续镇痛会发生由于不适当的护理或者不牢固的置留管而诱发的穿刺点感染或者药液流失等情况;然而静脉输注则使得术后镇痛方法更加安全有效。舒芬太尼作为芬太尼的衍生物,在国内临床的应用上越来越多,其与阿片受体有着较高的亲和力,其镇痛效果更是吗啡的1 000倍之多,芬太尼的10倍左右,目前已成为镇痛效果最高的受体激动剂。与其余众多药物相比较具有镇痛强、镇痛时间长、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并且其在受体组织中无大量的蓄积现象,容易自脂肪和肌肉组织中清除。观察组所配制的镇痛液使用后结果证明其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在24 h内进药量较少。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呼吸困难以及皮肤瘙痒等;这是由于阿片类药物可作用于下丘脑极后区,从而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而呼吸困难则是由于激动脑干呼吸中枢的μ2-受体受到药物的作用而产生的,吗啡则是出现呼吸困难不良反应最多的药物。本组资料研究中并未出现该不良反应,但是在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方面对照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吗啡相比较,舒芬太尼的主要作用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脊髓、中脑、丘脑等痛觉传导区的μ1-受体产生作用,而对其他阿片受体的作用则较为脆弱,因此本试验证明了舒芬太尼用于外科术后镇痛的效果要明显优于芬太尼,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芬太尼,因此,舒芬太尼是更加安全、更加有效的镇痛药物,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4参考文献

[1]倪洋林.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在术后镇痛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 6(21):95.

[2]杨玲.胸科手术后舒芬太尼静脉镇痛的剂量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 2(8):26.

[3]陈玉华.皮下输注舒芬太尼用于心脏手术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0,8(5):565.

[收稿日期:2014-01-20编校:潘宏竹]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