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外科学其他》

城镇职工脂肪肝发病率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发表时间:2012-03-29  浏览次数:521次

  【摘要】 目的:调查脂肪肝在健康人群中发病率,探讨脂肪肝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超重、性别、年龄、职业等的关系。方法:对9648人进行健康体检,超声检测脂肪肝,并分别测量血压、身高、体重,静脉血测定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血糖,分组比较脂肪肝的发病率及与上述因素的关系。结果:①脂肪肝与高血压、高血脂、高密度脂蛋白降低、高血糖、肥胖、超重明显相关(P<0.01);②脂肪肝发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 ③脂肪肝的发病与年龄相关,51-70岁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1);④脂肪肝在机关单位、事业单位、企业单位不同职业人群中检出率具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脂肪肝在健康人群发病率较高,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超重、性别、年龄、职业等因素明显相关。

  【关键词】 脂肪肝; 发病率; 相关因素

  An Analysis of Town-workers' fatty liver occurring Rate & Research on Its Related Factors

  ZHENG Yu-ping. Liangxiang Hospital of Fangshan Distinct 102401

  【Abstract】Objective: the purpose is to make a research on the healthy people in fatty liver and penetration into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fatty liver and sex, age, occupation and diseases like hypertension、hyper lipidemia、increased blood glucose、obesity and overweight. Methods: 9648 subject were examined, fatty liver were diagnosed by B-ultrasongraphy,measurement blood pressure、height、weight、the level of serum cholesteral、triglyceride、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blood glucose ;a group contrastive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fatty liver -occurring Rate and the above mentioned factors. Results: 1. fatty liver is obviously related with hypertension、hyper lipidemia、low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increased blood glucose、obesity and overweight(p<0.01);2. Men suffer more fatty liver than women(p<0.01); 3. fatty liver is obviously related with age, persons in the age range from51 to 70 are more risky(p<0.01); 4. fatty liver rate shows obvious differences among people engaged in administrative organs, pubic service department & factory(p<0、01); Conclusion: fatty liver rate is higher in healthy people, and sex, age, occupation and diseases like hypertension、hyper lipidemia、increased blood glucose、obesity and overweight etc are obviously related with fatty liver.

  【Key words】Fatty liver;Disease-occurring rate; Related factors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脂肪肝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脂肪肝是发达国家第一位肝病,在中国是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位肝病。张蔚韡等调查北京市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分别为30.96%和12.68%[1]。本文对城镇职工9648人体检资料进行分析,脂肪肝在男性、女性人群中的发病率分别为43.75%和16.33%。本组资料通过对脂肪肝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预防和控制脂肪肝的发病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6年至2008年在我院行健康体检者9648人;全部人群中男性5500例,占57%,年龄19至88岁,平均41±11岁,女性4148例,占43%,年龄20至85岁,平均40±14岁;人群来源分别为房山区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1.2 体检项目及检查方法:

  1.2.1 体检项目:受检人群分别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肾功能(肌苷、尿素氮),肝功能(转氨酶),腹部B超,心电图等。

  1.2.2 检查方法:使用Aloka SSD-1000型超声检查仪对每位受检者进行空腹B超检查;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肾功能(肌苷、尿素氮),肝功能(转氨酶)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比色法进行检测。

  1.2.3 诊断标准:超声诊断脂肪肝标准:①肝区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强于肾脏和脾脏),远场回声逐渐衰减。②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③肝脏轻至中度肿大边缘角圆钝。④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提示肝内彩色血流信号减少或不易显示,但肝内血管走向正常。⑤肝右叶包膜及横膈回声显示不清或不完整。具备第l项及第②~④项中一项者为轻度脂肪肝;具备第1项及第2~4项中两项者为中度脂肪肝;具备第①项及第②~④项中两项和第⑤项者为重度脂肪肝;高血压按照1999年WHO诊断标准:BP≥140/90mmHg;高脂血症按国内诊断标准:TG>1.69mmol/L或TC>5.19mmol/L;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CDS)制定的高血糖标准:空腹血糖>6.1 mmol/L;BMI(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BMI在18.5--24.9时属正常范围,BMI 24.9--29.9为超重或肥胖前期,BMI>30为肥胖。

  1.3 统计学处理:所有计数数据采用X2检验,采用SPSSI2.0分析软件。

  2.结果

  2.1 脂肪肝与肥胖、超重、高血压、高血脂、高密度脂蛋白降低、高血糖的关系:在脂肪肝组中肥胖、超重、高血压、高血脂、高密度脂蛋白降低、高血糖的发病率分别为20.08%、44.53%、35.87%、25.66%、10.22%、19.79%,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脂肪肝相关因素检出情况[n(%)]

  2.2 脂肪肝与性别的关系:本组资料中男性的发病率为43.75%,女性的发病率为16.33%,男性人群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人群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不同性别脂肪肝检出情况[n(%)]

  2.3 脂肪肝与不同职业的关系:机关单位、事业单位、企业单位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病率分别为38.7%、30.0%,2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3 不同职业脂肪肝发病情况[n(%)]

  2.4 脂肪肝与年龄的关系:本文资料显示脂肪肝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升高的趋势,其中以51-60岁、61--70岁两组发病率最高,分别为48.76%、44.29%,此两组人员发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各年龄组的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4 不同年龄段脂肪肝发病情况[n(%)]

  3.讨论

  肝脏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器官,正常情况下进出肝细胞的脂肪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胞浆内看不到脂滴,若胞浆内脂肪含量增多,出现脂滴,则称为肝脂肪变性[2]。当脂肪含量超过肝重的5%或显微镜下每单位面积1/3以上肝细胞脂肪变时,称为脂肪肝[3]。脂肪肝的病变过程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4]。临床上根据发病的主要原因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早期脂肪肝可逆转恢复正常,而长期脂肪肝可发展成肝硬化。因此对脂肪肝进行早期诊断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3.1 本文通过对城镇职工9648人的健康体检资料进行调查分析,显示肥胖、超重、高血压、高血脂、高密度脂蛋白降低、高血糖是脂肪肝发生的相关因素。肥胖和糖尿病是引发脂肪肝的重要因素,肝组织中脂肪变程度与BMI有关[5]。肥胖已成为公共健康危机,本为资料显示肥胖和超重在人群中的发生率分别为8.54%和26.32%,因此控制体重是预防脂肪肝重要措施之一。

  3.2 本组织料显示脂肪肝的发生与职业及性别相关,机关单位、事业单位、企业单位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病率具有明显差异。分析原因,①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机关单位人群中领导干部较多,大多数人员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应酬多,生活没有规律,睡眠不足,大脑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应激状态,而导致体重增加;②不良生活习惯,主要表现在烟、酒过度;③膳食结构的不合理。在日常生活中应酬多,生活没有规律,进食富含高热量、高胆固醇、高脂肪的饮食过多;④缺乏体育煅炼。机关单位和事业单位人群平时参加体育锻炼的机会少,工作性质又决定了脑力劳动为主,严重缺乏有氧运动;男性人群明显高于女性人群,这与男性社交广泛、摄入高脂肪饮食、饮酒过多有关。因此控制饮酒、改善膳食结构、参加体育锻是预防脂肪肝的有效途径。

  3.3 70岁之前随着年龄的增长脂肪肝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以51-60岁年龄组发病率达最高,可能的原因是,本组人群中存在着更加突出的精神紧张、过度疲劳、睡眠不足、饮食结构失调、多静少动以及嗜酒、吸烟等不良的生活方式。

  3.4 目前我国慢性病患病率上升迅速,其共同的危险因素:吸烟、不健康饮食、缺乏体育锻炼和饮酒[6]。通过本文研究发现,有上述指标异常的人群脂肪肝的发病危险性增加。因此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治疗原发病、适量运动、合理膳食、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对预防脂肪肝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蔚韡,等.健康体检中脂肪肝发病率及相关因素调查.临床医学,2008,28(5):15-16.

  [2] 白希清.病理学下册[M].第2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397-398.

  [3]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4] 王吉耀.脂肪肝的流行病学[J].中华肝病学杂志.2000,8(2):115.

  [5] ProrincaseP,GrattaglianoI,PalmieriUO,et al.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ris:recent advances from experimental models to clinical management[J].Clin Biochem,2005,38:203-217.

  [6] DerekY ,Co irnnaH ,Go uldC l,et al .慢性病引发的全球负担--突破慢性病防控障碍[J].美国医学会杂志,2005,24:30-35.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