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分析
发表时间:2011-08-05 浏览次数:433次
作者:党新文,王铭,龚根强,曹秋祥,包文孝 作者单位:.宝鸡西北机器厂职工医院,陕西 宝鸡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胆漏,原因分析
胆漏是胆道手术后并非少见的并发症,胆漏致胆汁性腹膜炎的病死率可达26.8%[1]。我们自2003年8月至2007年8月共施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 102例,术后发生胆漏8例。现就术后胆漏的原因,预防及处理等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组8例,女性7例,男性1例。年龄40岁~78岁,平均54.6岁。急性结石性胆囊炎5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3例。术后漏胆的原因分别为:胆囊管残端漏4例,胆囊管壁损伤1例,胆囊管胆总管移行部损伤1例,胆床迷走胆管损伤2例。
1.2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方法
连续硬膜外麻醉,取右肋缘下斜切口长3 cm~4 cm,开腹后用带光源小拉钩显露胆囊,置两块带线小纱布垫于十二指肠前方及Winslow孔处,推开胃肠网膜及肝圆韧带,显露胆囊三角区,分离出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分别钛夹夹闭,顺行锐性切除胆囊。
1.3 胆漏的分析
保守治疗5例(62.5 %),再手术3例。保守治疗的5例均系急性炎症期,术中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12 h~72 h引流出胆汁,每日胆汁量﹤400 ml,无腹膜炎体征,无发热及黄疸,术中“三管一壶腹”(肝总管,胆总管,胆囊管胆囊壶腹)或“一管一壶腹”(胆囊管,胆囊壶腹)解剖关系清楚,在保持腹腔引流管通畅,给予禁食,营养支持,应用有效抗生素,严密观察腹部体征等措施下,引流量逐渐减少,术后3 d~10 d停止,拔管后痊愈出院。再手术3例,均为慢性胆囊炎,三角区粘连不严重,术中没有放置引流管,术后24 h~72 h出现弥漫性胆汁性腹膜炎。急诊手术探查发现胆囊三角未完全解剖,钛夹夹在胆囊壶腹部,并且未夹闭完全2例,胆床迷走胆管损伤1例。分别给予解剖胆囊管并结扎,切除残余胆囊壶腹,胆床迷走胆管断端“U”型缝扎。3例术后痊愈出院。
2 结果
全组住院6 d~12 d,无其他术后并发症。随访5个月~46个月,无黄疸及胆管炎发生,生活工作正常。
3 讨论
胆道手术胆漏发生率为0.5 %~2.4 %[2],多为损伤漏胆。分析本组发生胆漏的原因主要为胆囊管处理方法不规范,残端漏胆和胆床迷走胆管损伤漏胆。6例胆囊管残端漏是因为:术中没有完全解剖胆囊管,而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解剖出肝总管胆总管的前壁后,认为其右外侧的管状组织为胆囊管,于是远离胆总管将“胆囊管”连同胆囊一起钛夹夹闭,结果是胆囊管较短,钛夹夹闭的是胆囊壶腹部,夹闭不全;或炎症严重,胆囊管.胆总管水肿质脆,使用施夹器时动作幅度过大,钛夹割裂胆囊管壁;或过分追求分离胆囊管到其根部,牵拉胆囊管残端时撕裂了胆囊管根部的胆总管壁。2 例胆床迷走胆管损伤是因为胆囊床炎性粘连紧密,锐性分离时没有在直视下进行,致胆床迷走胆管剪断而术中未发现。我们体会预防的措施有:(1) 手术操作必须规范。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因其视野小,只有术者一人能够全程直视操作,术中无法做到协商会诊,因此强调术中操作规范,避免随意习惯动作。(2) 处理胆囊管时必须“三管一壶腹”解剖关系清楚,即使炎症粘连严重,无法显示出胆总管,肝总管的右侧壁,也必须解剖出“一管一壶腹”,确认胆囊管的远端进入了胆囊壶腹,才能夹闭剪断胆囊管。清楚解剖出胆囊管的关键是找准解剖层面,即在Winslow孔上角处剪开胆囊三角的前后腹膜,这样很容易分离出胆囊管及胆总管的右侧壁。胆囊管的分离不一定要“裸化”,也不提倡分离到根部,只要胆囊管内没有结石,胆囊管残端留长一些是可以的,以免组织脆时强行分离撕裂了胆总管[3]。钛夹夹闭胆囊管时一定要保持原位夹闭,夹闭时用力要柔和均匀,以免割裂胆囊管壁。(3) 三角区粘连严重时,采用胆囊大部分切除术,取净结石,缝扎胆囊颈部的方法不失为明知之举。但我们体会,缝扎胆囊颈部后漏胆的机会较高(我们缝扎6例,2例漏胆),应延长切口,改行传统胆囊切除术。(4)分离胆囊床时应在直视下锐性分离,即使剪断胆床小胆管,也能够看到胆管断端渗胆,钛夹夹闭即可。同时避免越过肝板进入肝组织分离。分离胆囊床时遵守的原则是:直视锐性,宁伤胆不伤肝。(5)引流管的放置。对于急性胆囊炎,水肿粘连严重者,我们常规于winslow孔放置引流管。本组5例术后漏胆,术中放置了腹腔引流管 ,术后引流通畅,保守治疗痊愈。而3 例术后漏胆2次手术者均为术中没有放置引流。因此,我们认为,炎症粘连严重者,术中常规放置引流对患者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杜微,李 殿.胆道术后胆汁性腹膜炎14例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3,13(6):377-378.
[2]刘德辉,潘瑞芹,贾振庚.胆囊切除后胆漏和出血与胆囊组织学的关系[J].中华外科杂志,1990,289(9):665-667.
[3]何振军.开腹手术致胆管损伤的预防[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8):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