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外科学其他》

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41例的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1-01-07  浏览次数:400次

  作者:成艺 潘素珍 作者单位:广东省信宜市人民医院放射介入科,广东信宜 525300

  【摘要】目的:分析以阿霉素等化疗药物经肝动脉灌注化疗并栓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41例,采用阿霉素、顺铂以及5氟脲嘧啶等化疗药物与碘化油联合经肝动脉栓塞灌注治疗。结果:41例共接受102次介入治疗。22例AFP明显下降或恢复正常。部分缓解21例,稳定16例,进展4例,总有效率51.2%。0.5、1、2а生存率分别为87.2%、58.1%、19.0%。不良反应主要为Ⅰ~Ⅲ度的骨髓抑制和Ⅰ~Ⅱ度的消化道反应。结论:以阿霉素为主的药物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好,毒副作用小。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阿霉素;化疗栓塞

  原发性肝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切除术是目前治疗原发性肝癌最有效的方法,但由于受到肿瘤大小、部位、分期等因素影响,总体手术切除率不高。因此,姑息性治疗在HCC 的综合治疗中仍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 是姑息性治疗方法之一。本文对41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进行肝动脉插管化疗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其疗效及毒性反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不能接受手术治疗且均符合文献[2]诊断标准的中晚期肝癌41例,其中男38例,女3例;中位年龄57.1岁(26~77岁);均无远处转移,无门静脉主干癌栓;巨块型26例,结节型10例,弥漫型5例;瘤体直径最大15cm,最小1.3cm(多发),平均8.6 cm;Ⅱ期22例,Ⅲ期19例;外周血白红胞≥4.0×109/L,血小板≥80×109/L,肝肾功能无明显障碍,预计生存期≥2个月。

  1.2 方法

  参考文献[2]进行配方,药物为阿霉素(ADM)、表阿毒素(ZPI)、顺铂(DDP)或卡铂(CBDCA)、丝裂霉素(MMC)、5氟脲嘧啶(5Fu)以及超液化碘油(LP)等。采用SeLdinger's技术,经股动脉穿刺,将导管插入肝动脉并造影,以了解肝癌大小、数量和血供等情况,最后将导管超选至肝固有动脉或肝左、右动脉;将ADM(10mg)、DDP(80~100 mg)或5Fu(1.0g)与40%LP(10~20 mL)混合并充分乳化后,经导管缓慢推注,作栓塞化疗。一般每隔4周重复1次。

  1.3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文献[2]进行疗效评价。按肿瘤体积变化分完全缓解(病灶完全消失)、部分缓解(病灶两个最大相互垂直的直径乘积缩小达50%以上,并持续1个月)、稳定(病灶两个最大相互垂直的直径乘积缩小不超过50%或增大不超过25%,并持续1个月)、进展(病灶两个最大相互垂直径乘积增大超过25%或出现新病灶)。

  1.4 结果

  本组41例共接受102次TACE治疗(其中选用ADM+DDP+5Fu者48例次,选用ZPI+MMC+5Fu者54例次)。接受4次以上治疗者5例,3次14例,2次9例,1次13例。本组无完全缓解病例,获部分缓解者21例,16例保持稳定,4例进展,总有效率51.2% (21/41)。经治疗2月后,9例消瘦、食欲减退患者中,5例体重增加,食欲明显改善;9例肝区胀痛患者中,4例症状消失,3例症状减轻;4例低热者,3例体温恢复正常。全组患者的Karnofsky体力状况评分治疗前为(65±5)分,治疗后为(72±8)分,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30例术前血清AFP为(622±270)μg/L,术后2个月复查血清AFP为(295±289)μg/L,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22例AFP下降幅度达50%以上,其中9例恢复正常。至2005年1月, 39例随访时间大于6个月,31例大于1а,21例不少于2а。半年生存率达87.2%(34/39),1年生存率58.1%(18/31),2年生存率达19.0%(4/21)。

  本组病例中仅21例次出现白细胞降低,其中Ⅰ~Ⅱ度下降者15例次,Ⅲ度下降者6例次。所有病例未见肉眼或镜下血尿。总胆红素升高者11例次;谷丙转氨酶明显升高(≥100 U/L)者13例次,其中≥200 U/L者4例次。

  毒副作用主要为栓塞后综合征,见于所有病例:(1)腹痛,药物注入时及其后3d内,多有肝区或上腹部胀痛;(2)发热,77例次用药后有轻度或中度发热,7例次有高热,多在3~7d内降至正常;(3)呕吐:治疗时均合用5HT3受体拮抗剂(康泉或安其格纳芬),有16例次出现Ⅰ~Ⅱ度呕吐,均在2~3 d内缓解。

  2 讨论

  正常肝脏受肝动脉及门静脉的双重血液供应,其中70%~80%的血液供应来自门静脉,20%~30%来自肝动脉。肝细胞癌90%血供来自肝动脉,仅10%血供来自门静脉。因此阻断肝动脉后会引起癌细胞缺血坏死,而对正常肝组织影响不大。肝癌确诊时多数已属中、晚期,失去手术切除的机会,全身化疗对肝癌的效果很差,而TACE治疗为中晚期肝癌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3]。目前,TACE已成为不适合外科手术治疗肝癌患者的首选方法。

  一般认为,常用于肝癌的化疗药物经静脉联合应用,疗效并不比单药应用效果更好,因为肝癌细胞对大部分药物不敏感,增加联合药物的种类或加大剂量只会加重药物的毒副作用。而TACE术既明显增加局部药物浓度,全身副反应又小,可以数种药物联合应用以增强疗效。常用于肝动脉化疗的抗癌药有ADM、DDP及其衍生物EADM、MMC、5Fu等,实际应用时常根据患者的脏器功能状况,在上述几类药物中选择2至3种联合,如阿霉素联合顺铂可用于心脏和肾功能较好者,表阿霉素联合卡铂则可斟酌用于心脏和肾功能较差者。在本文中,我们采用DDP、表阿霉素以及5FU联合进行化疗,取得较好的疗效,总有效率达到51.2%。但是肝细胞癌经反复化疗后癌细胞易出现耐药,因此,积极寻找新的高效、低毒 、与上述化疗药无交叉耐药的新抗癌药已成为进一步提高肝癌介入治疗效果的重要课题。

  灌注药物的同时往往将其中的一或两种药物与栓塞剂混合进行栓塞治疗,即化疗栓塞,此可延长药物在肿瘤病灶内的停留时间,并栓塞肿瘤周边血管,增强疗效。碘油是目前TACE术应用最普遍的外周栓塞剂,作为载体与抗癌药混合后用于化疗栓塞,可选择性沉积于肿瘤组织内,到达肝窦造成肿瘤血管的末梢栓塞,并使抗癌药物滞留于肿瘤组织内,起到持续的栓塞化疗的双重作用,使化疗药在肝癌组织内达到较高浓度并缓慢释放,而其他部位药物分布显著减小,从而大大提高疗效,减轻了毒性反应[4]。

  以ADM、5Fu等联合化疗用药进行肝动脉灌注,并结合碘油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其效果确切可靠,毒副作用较轻微,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尤其是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可,于世平.原发性肝癌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4,24(8):463465.

  [2]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中国抗癌协会.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第九分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0:14.

  [3]单鸿,罗鹏飞,李彦豪.临床介入诊疗学[M].广州:广东

  [4]李兴睿,易继林.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8):20082010.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