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神经内科》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性及血清hsCRP水平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其预后的关系

发表时间:2012-03-31  浏览次数:558次

  作者:王焱烽,陈冰,钱海燕  作者单位:223300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2科

  【摘要】 目的 探讨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TIA患者颈动脉,随机选择有不稳定斑块者30例(A组)、稳定斑块者30例(B组)和无斑块者30例(C组),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hsCRP水平,并评定3组受试者病程1周时卒中风险。结果 A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及1周卒中风险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及1周卒中风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hsCRP水平反映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与TIA预后相关。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短暂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敏C反应蛋白;预后

  现有研究发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与TIA预后相关[1]。但TIA是不同病因和机制所导致临床综合证,故需用多种指标来评估其预后可提高准确性,现大家公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TIA发病和预后密切相关[2]。本文意在研究TIA患者hsCR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从而探讨它们在TIA中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0例前循环TIA患者诊断均符合全国第四界脑血管学术会义制定的诊断标准,并入院时均经CT/MRI证实无脑梗死发生,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其中有不稳定斑块患者30例为A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5~82岁,平均年龄64.3岁;有稳定斑块患者30例,为B组,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7~80岁,平均年龄62.7岁;无斑块的患者30例,为C组,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63.5岁。且符合下列条件:(1)发病24 h入院(2)不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感染、手术和外伤、出血性疾病、消化性溃疡、严重心肝肾疾病等。

  1.2 方法

  1.2.1 颈动脉超声检查:使用美国HP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12 MHz,行两侧颈动脉检查,由专人测定。患者仰卧位,先从锁骨的内侧端横向扫查颈总动脉,然后将探头沿其走行方向向头侧移位,跨过分叉部,分别检测患者双侧总动脉、颈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起始处、颈外动脉、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有无斑块形成及斑块形态。斑块定义为局部回声结构突出管腔,厚度>0.12 cm。根据斑块的回声分为:低回声斑块、等回声斑块、高回声斑块,其中低回声斑块、等回声斑块为不稳定性斑块,高回声斑块为稳定性斑块。

  1.2.2 hsCRP检测: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仪器为德国BYKsangtec 公司BN100型特定蛋白分析仪。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清晨空腹采静脉血4 ml分离血清检测。血脂指标检测:所有患者入院第2天检测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上指标均应用BakmanLX20全自动生化检测仪进行测定。

  1.2.3 观察病程达1周时TIA的预后:发生脑梗死例数,反复发作但无脑梗死事件例数,入院后无发作例数。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生化资料比较 A组和B组TG,CHO,LDLC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5);而HDLC低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3组生化资料比较注:与C组比较 ,*P<0.05

  2.2 3组血清hsCRP水平和病程周时预后情况的比较 A组hsCRP的水平及病程1周内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而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 3组hshCRP水平和病程1周时预后比较注:与A组比较,*P<0.05

  3 讨论

  血流动力学性末梢低灌注型TIA是在颈动脉严重狭窄的基础上血压波动,导致的动脉远端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当血压低于脑灌注失代偿的阈值的发生,轻-中度狭窄机体可通过扩张远端血管,降低周围血管阻力等自身调节机制使脑血量不至于明显降低,故一般不会发生低灌注。所以颈动脉狭窄程度对TIA预后判断不起主要作用。Blaser等[3]也发现单纯用颈动脉狭窄对判断脑卒中风险不敏感。微血栓-栓塞性是TIA主要发病机制,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关系密切,其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是最重要的始动环节。所以临床有些斑块可以出现症状,而有些则无症状,本组资料显示主要这与斑块性质有关,不稳定性斑块是TIA主要高危因素之一。不稳定性斑块主要是软斑和溃疡斑,脂质含量高,不稳定,易脱落栓塞下游血管,危险性大,扁平斑和硬斑钙质沉积一般比较稳定,不易脱落,危险性小。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4]。洪柳等[5]研究也发现急性脑梗死者(52.6%)和无症状颈动脉硬化者(28.3%)之间不稳定斑块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等[6]报道有症状患者颈动脉易损性粥样斑块发生率(36%),高于无症状组(14%)。本研究也显示不稳定斑块组TIA患者病程1周内发生脑梗死的比例和TIA复发的比例均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和无斑块组(P﹤0.05)。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炎性反应过程,持续的炎性反应过程则使粥样斑块处于不稳定状态,易发生脱落而引起栓塞,而hsCRP是机体炎性反应的敏感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斑块的稳定程度[7]。所以血清hsCRP水平可以用来预测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风险和严重度[8,9] 。本研究也表明,不稳定斑块组TIA患者的hsCRP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和无斑块组TIA患者的水平。提示hsCRP的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相关。本组研究也发现不稳定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CHO、TG、LDLL水平显著高于无斑块组,而他们两组之间比较却无显著性差异,这说明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相关,而不能反映斑块的稳定性。

  近年来高分辨MRI对颈动脉硬化的成像优势突现,通过对斑块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可以对斑块的稳定性做出精确的评估。但由于受费用、机器要求等限制,故不能广泛开展。血管内超声,SPECT,PET也能显示斑块的不稳定性,由于有创伤及放射性,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而彩超无创、高度经济,虽其主观性强,但结合hsCRP水平可以提高对高危患者筛选灵敏度。

  本资料显示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是TIA高危因素,hsCRP水平反应斑块稳定性,可以识别高危患者,故临床上TIA患者应行hsCRP水平检测,并结合颈动脉彩色多普勒彩检查,来发现高危患者以利及时治疗,防止进展为卒中。

  【参考文献】

  1 陈秀琼,何纯刚,阳初玉,等.TIA患者血清hsCRP与预后关系研究.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8,3:167169.

  2 唐震宇,周琳,杨期东,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后二年随访结果.中华神经科杂志,2007,40:614615.

  3 Blaser T, Hofmann K, Buerger T, et al. Risk of Stroke, Tansient ischemic attack, and vessel occlusion before endarterectomy in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severe carotid stenosis. Stroke,2002,33:10571062.

  4 Sturt JA, Whitlock S, Fox C, et al. Effects of the Diabetes Manual 1:1 structured education in primary care. Diabet Med, 2008, 23:5.

  5 洪柳,莫亚杰,谭超.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和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关系.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1511152.

  6 Fisher M, PaganiniHill A,Martin A, et al. Carotid plaque pathology. Thrombosis, ulceration, and stroke pathogenesis. Stroke,2005,36:253257.

  7 刘芳,石劲松,孙阳,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与血清C反应蛋白的关系.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8,21:296297.

  8 王爱民,周颖,肖波,等.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5,18:153154.

  9 李凤山,王振海,刁士元.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改变及其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8,21:100102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