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外科学其他》

闭合性外伤致小肠破裂68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2-02-27  浏览次数:537次

  作者:郝玉芝,程鸿  作者单位: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河北 秦皇岛

  【关键词】 闭合性创伤,肠破裂

  小肠破裂在腹部外伤中较常见,手术治疗是唯一的方法,但在闭合性外伤的情况下,及时诊断仍有一定的难度。本文总结了我院1982年10月至2006年11月收治的68例患者,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8例,其中男47例,女21例,年龄11~7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32例,挤压伤18例,坠落伤5例,撞击伤8例,牲畜顶伤、踢伤5例。就诊时间最短40 min,最长2 d;确诊时间1~20 h;入院到手术时间2~23 h。合并伤:肝、脾破裂3例,骨折18例,颅脑外伤1例,胸外伤3例,肾挫伤1例。原有疾病:糖尿病3例,高血压3例,冠心病2例,腹外疝2例,腹部手术史4例。

  2 结 果

  68例均手术治疗,合并脑外伤、胸外伤患者死亡1例,切口裂开1例,肠间脓肿1例,肠梗阻1例。

  3 讨 论

  3.1 闭合伤致小肠破裂的机制 造成小肠破裂的外伤,除与力量大小有关外,还与受力点、受力方式、患者的身体状况如胖瘦、肠粘连与否、肠外疝等因素密切相关。外伤致小肠穿孔的机制主要有下列3种:(1)外力将肠壁挤压于脊柱等质硬的组织,致肠壁破裂。本组1例为消瘦体形患者,腹壁脂肪相对薄,在搬重物时,将肠管挤压于脊柱上,造成穿孔。(2)坠落或车祸等伤致使游离的、活动度大的小肠部分从相对固定的韧带、系膜、黏连带等处撕裂。(3)一段肠管在外力作用下瞬间形成或病理原因形成闭袢,闭袢内压力增高使肠破裂。据报道[1],这种肠闭袢内造成的压力可达300 mm Hg以上,而150~260 mm Hg的压力即可使肠破裂。肠壁及肠系膜在受伤后均可形成血肿。血肿有3种转归:(1)血肿吸收机化;(2)血肿增大或破裂,分别造成梗阻或出血;(3)肠缺血坏死致穿孔,这部分患者伤后出现肠穿孔症状晚,术中可见肠壁血肿致使肠壁变黑坏死。

  3.2 诊断 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是治疗的关键,本组术后出现并发症者,均是伤后24 h才确诊和手术的病例。诊断主要依据:(1)明确腹部外伤史。小肠在腹内分布广泛,容积大,较表浅,因而任何外伤均有被损伤的可能。详细的病史是诊断的必要前提,要做到了解每一个细节。(2)注意原发病的存在,腹疝、腹部术后,由于肠管活动性差或肠管疝出体外,增加了损伤机会。有报道[2],疝内肠管破裂,延迟还纳,造成误诊达15 h,出现严重并发症。(3)临床表现一般均有腹膜刺激征,如持续性疼痛、压痛、反跳痛等症状,但程度不同,老年人反应迟钝,合并内科疾病多,易漏诊、误诊,应进行动态观察,反复查体。同时应警惕迟发穿孔的可能。(4)辅助检查:腹腔穿刺是确诊空腹脏器破裂的有效手段,简便易行。本组腹穿阳性率94%(64/68),腹部平片阳性率76%(52/68),二者结合,总阳性率达97%(66/68)。反复多部位多次穿刺,有助于阳性率的提高。(5)剖腹检查:腹部外伤后,诊断不明或合并其他腹部外伤有剖腹指征者,应果断剖腹探查。

  3.3 治疗 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手段。完善术前准备,及时手术是成功的关键。部分患者同时合并其他脏器损伤,首先要解决直接影响循环、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外伤,如大出血、脑疝、呼吸道梗阻、张力性气胸等,必要时同时手术,按照“先救命再治伤”原则进行。手术方法,大部分行穿孔修补术或一期切除吻合,在肠壁挫伤严重或系膜受损及一段肠壁多处穿孔等情况下,行部分肠切除术,术中仔细探查,防止遗漏肝、脾、十二指肠等其他腹部脏器部位的损伤。

  肠破裂术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肠吻合口瘘,腹腔、切口感染、肠黏连等,在术中处理时,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可减少细菌数量,减轻腹腔污染。对于穿孔时间长、污染重的患者,腹内放置引流是必要的。老年人由于反应差,合并内科疾病多,危险性增大,预后凶险,在治疗过程中需综合考虑,内外科病并重。

  【参考文献】

  [1] Oncel M, Kart N, Eser M, et al. Small bowel perforation due to blunt directly to the inguinal rejion: a case report[J]. Hernia, 2003, 12:218-219.

  [2] 蔡乾荣,李祥新.外伤性疝囊内肠穿孔8例诊治体会[J].腹部外科,1994,7(1):9.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