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外科学其他》

护理程序在急性多发性创伤抢救中的应用体会

发表时间:2011-08-05  浏览次数:418次

  作者:宋玉平  作者单位:山东省莘县人民医院, 山东 莘县 252400

  【关键词】 护理程序,多发性创伤,应 用

  急性多发性创伤病人,从其入院后的护理过程中,患者伤情、病情和生命体征的观察护理极为重要,而且是最基本的护理行为。尽管护士按照外科护理常规,为病人选取卧位、吸氧,遵医嘱完成各项治疗、护理计划,对其生命体征和病情进行了严密观察及护理,但仍难以准确判断掌握患者伤情的变化程度。急性多发性创伤是多部位、多器官闭合性或开放性损伤,有时伤情彼此掩盖,错综复杂,死亡率高,需紧急抢救。近年来,我科在多发性创伤的抢救中,运用了护理程序[1],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科2003年5月至2007年5月,共收治急性多发性创伤病人120例。其中男92例,女28例。年龄5~68岁,平均年龄26.4岁。

  1.2 损伤外因分类:交通事故伤86例,坠落伤12例,刀割伤8例,撞击伤14例。

  1.3 损伤部位:腹部82例,胸部损伤47例,泌尿生殖26例,四肢、脊柱、骨盆共57例,颅脑64例,其它28例。

  2 护理程序的应用

  2.1 评估:病人住院后,护士首先通过视觉观察患者面色、精神状态、意识、呼吸、出血情况。简短询问受伤经过,对患者进行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测量,填写危重护理记录单和瞳孔、意识、伤情体检、伤情程度的评估:①气道有无阻塞或不畅;②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有无异常;③循环系统有无血容量不足,结合血常规检查估计失血量; ④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对光反射是否存在、肢体活动有无异常改变等。对创伤进行评分。依据lss[1]评分法,确定轻、中、重及严重程度。本组患者创伤评分均大于16分。其中16~25分者56例,25~40分者48例,60分以上者2例。

  2.2 护理诊断:通过对患者的评估,找出目前对患者生命构成严重威胁的需紧急进行处理的问题。例如严重多发伤致呼吸骤停病人诊断为不能自主呼吸;颅脑损伤伴昏迷颅内压增高诊断为调节颅内压能力下降,潜在问题有误吸的危险;呼吸道阻塞患者有气体交换异常,有窒息的危险;休克病人诊断为液体不足,全身组织灌注量减少等。

  2.3 护理计划:首先解决威胁到生命生理需要的问题,制定具体的抢救措施。例如,有呼吸循环骤停立即心肺复苏,有大出血时立即止血,需急诊手术时立即手术,休克者快速建立多条静脉通路,快速补血补液,通过这些计划使患者复苏成功,出血停止,血压正常,生命体征恢复生理状态。

  2.4 护理实施:对多发伤患者医护合作、迅速、准确、有效的实施各种抢救措施,对呼吸道阻塞患者立即清除口鼻咽内的血块、呕吐物、分泌物,采取抬颈或托起下颌,使口、喉、气管在一直线上,必要时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昏迷病人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对呼吸循环骤停者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基础上进行心脏按压。休克患者立即选择大静脉建立至少两条以上通路,有条件者行深静脉穿刺或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保证液体复苏和药物应用。对常规止血无效或内脏大出血的患者要积极稳定血压,立即进行确定性救命手术。

  2.5 护理评价:通过对患者评估,查找出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制订护理计划并进行实施,最后评定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如心肺复苏是否成功,休克是否纠正,各项生命体征是否稳定。本组120例多发伤病人应用护理程序进行抢救,除5例颅脑严重损伤, 2例刀刺伤致大动脉损伤,1例肝脾破裂运送途中失血过多,1例多发伤术后32h由外院转入时,并发应激性消化道大出血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患者经实施护理程序进行急救和手术全部治愈,其中68例合并创伤性休克的病人在伤后2h得到纠正。

  3 体会

  3.1 多发伤由于其伤情复杂,进展迅速,并发症多等问题,随时需根据病情进展收集新的病历资料重新评估病情,不断修正和提出新的护理诊断,制定新的护理措施,并对抢救措施进行评价。因此,护理程序贯穿于抢救过程,并环环相扣,密不可分,从而为抢救工作提供及时、科学、可靠的资料和护理诊断依据。

  3.2 多发伤抢救中护理程序的应用,不同于一般疾病,它是在紧急情况下护士应用护理程序这种思维和工作方法,迅速确定病情,立刻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根据实施抢救后的效果再重新评估,进行下一个护理程序的循环实施。可为病人提供持续的抢救、治疗与护理。

  3.3 在多发伤抢救中应用护理程序,能通过评估病情及伤情,找出主要的护理诊断和问题,制订有预见性的护理计划[2],确保抢救措施执行到位,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周秀华.急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04.

  [2] 青晓,龙林.护理程序在晨交班应用中的体会[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9):67.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