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外科学其他》

创伤性截瘫患者留置尿管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1-08-19  浏览次数:1137次

  作者:李湘君  作者单位:广东汕头,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关键词】 创伤性截瘫患

  创伤性截瘫患者大部分出现排尿功能异常,临床上需通过留置尿管解决排尿问题,由于长期置管,膀胱防御机能减弱,其感染率较高。如何掌握最佳时机训练膀胱自主功能,正确选择尿管,规范操作技能,对减少尿路感染及提高训练膀胱自主功能的成功率具有实际临床意义,现将38例留置尿管病人的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8例均为完全截瘫患者,男25例,女13例;年龄15~56岁;高位截瘫6例,中、低位27例;小便失禁8例,尿潴留30例。

  2 护理

  2.1 留置尿管护理 根据病人情况选用刺激性较小的硅胶或乳胶尿管,在截瘫1周内实行开放引流,1周以后病情稳定者,尿常规正常时开始训练膀胱功能,在截瘫后期出现膀胱挛缩,尿管插入不宜过深,见尿后管再进0.5~1cm即固定,置管后每日饮水量不少于3000ml,不能饮水者静脉输液,膀胱冲洗每日2次,冲洗液0.2%呋喃西林溶液或生理盐水每次量200~250ml,冲洗后夹闭15~20min。会阴清洁2次/d,气囊尿管每两周更换1次,引流袋每天更换,对留置尿管时间较长者,应该交替使用不同的膀胱冲洗溶液,遇有泌尿系感染者,冲洗液中加入有效抗生素进行冲洗。

  2.2 膀胱功能训练方法 夹闭尿管2~3h开放1次,在夹管期间定时检查膀胱胀满情况,尤其是在摄入水量多、膀胱区充盈时即可开放1次,以防膀胱胀满。作膀胱区手法按摩刺激排尿,当病人膀胱充盈有尿意感时,即用湿热毛巾敷膀胱区,让病人自行排尿。尿潴留病人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应嘱其定时作排便功能训练,对尿失禁者嘱作提肛功能训练,对拔管后排尿无力,自觉排尿不尽者,应重新给予导尿,以减少感染机会。

  2.3 注意事项 长期留置尿管者选择尿管时不宜过粗,以避免尿道处于持续扩张状态,影响后期膀胱功能恢复,插管手法得当,不宜用力过大,注意管道润滑,防止尿道黏膜损伤。在受伤初期、血尿期及尿道感染期进行性持续开放引流,必要时持续膀胱冲洗。无力性膀胱应避免早期张力按摩,以免发生上行感染或膀胱破裂的可能。

  2.4 效果 38例中通过膀胱训练,有20例拔除尿管后恢复自主排尿功能,占52.6%。留置尿管时间15~126天。挤压排尿4例,占10.5%,8例带管出院。38例中有6例发生尿路感染,感染率占15.7%。

  3 讨论

  留置尿管后出现尿路感染的问题,原因是由于瘫痪平面以下感觉障碍,插入尿管时患者毫无痛苦感,往往未引起护理上的重视。如操作时动作过于粗暴或反复插入,易造成尿道黏膜损伤及继发感染,另外截瘫患者多需要长期置管,也是其中原因。本文有6例发生尿路感染,笔者认为要把感染降低到最低点,与置管前导管大小型号的选择,插管时注意避免尿道黏膜损伤和严格的无菌操作技术,置管期间把好护理质量关以及掌握早期膀胱功能训练时机,缩短留管时间等措施有关。膀胱功能训练时机,选择在脊髓休克后期进行,不能过早,因脊髓休克期间,膀胱处于麻痹状态,排尿功能障碍,当尿管夹闭,膀胱涨满时,尿易反流,输尿管扩张,可发生肾盂积水和膀胱细菌繁殖,引起尿道感染。故在此期采取开放性引流较好,待病情稳定后再行膀胱功能训练。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