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创伤并发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1-07-21 浏览次数:421次
作者:张钰,代二兰 作者单位:1.包头市第三医院医保科,内蒙古包头 014040;2.包头市第五医院外科
【摘要】严重创伤后由于患者对创伤后的恐惧和担心创伤对今后生活的影响,易出现精神障碍。通过对4例严重创伤后并发精神障碍患者的精神症状的护理,对患者和家属的宣教,使患者能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早日康复。
【关键词】 严重创伤,精神障碍,护理
严重创伤是指因机械因素作用所造成的人体组织结构的连续性被破坏和功能障碍。人体在受到严重创伤后,会发生一系列反应。除创伤炎症反应外,还有神经内分泌反应、代谢改变、重要脏器功能的改变等[1]。由于患者对疾病缺乏足够认识,尤其是截肢和截瘫患者会出现恐惧心理,往往引起心理适应困难,可伴发精神障碍。2005年10月至2007年4月,本院收治严重创伤伴发精神障碍共4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诊断标准(CCMD -2-R)心因性精神障碍诊断[2],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8~46岁,中位年龄42岁;文化程度:大专1例,高中1例,初中1例,文盲1例;交通伤2例,坠落伤2例,其中1例多发性肋骨骨折、血气胸、骨盆骨折,采用开胸探查并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术,行肋骨牵引术、骨盆骨折牵引治疗;1例左侧多发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和左小腿肌肉挫伤,采用左小腿截肢术;1例L1爆裂型骨折,1例T12骨折脱位,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不完全脊髓损伤,对该2例患者实施了胸腰椎前路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4例患者既往无精神病史和相关家族病史,此次精神病性症状出现时间在严重创伤后1周至6个月内,病程1周至3个月;1例出现阵发性意识障碍,一例出现幻想,1例为癔病样精神障碍,1例为抑郁。
1.2 治疗方法 1例患者给予小剂量奋乃静、黛安神口服,1例给与氯丙嗪、氟哌丁苯肌肉注射和口服,2例口服百忧解和佳乐定,并配合静脉滴注能量合剂以改善躯体情况,同时调整饮食,做好基础护理。意识障碍和癔病样精神障碍疗程为1周,抑郁状态患者疗程3个月。4例患者精神症状均得到控制,积极配合治疗,其中1位重返工作岗位。
2 护理
2.1 精神障碍的观察与护理
2.1.1 意识障碍的护理 本组1例患者创伤后行左下肢截肢术后1周出现阵发性意识障碍,思维不连贯,紧张、兴奋、躁动、易怒。给患者提供安静环境,避免各种刺激,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用亲切的话语经常和病人交谈,关爱病人,尊重病人,尽可能地陪伴病人。
2.1.2 幻视、幻听症状的护理 本组1例患者创伤后致高位截瘫2周后出现有幻视、幻听症状。鼓励患者说出幻想所致恶劣情绪的感受,掌握幻想内容和特点,对其在幻听、幻视支配下出现的过激行为及时疏导和阻止[3],指导病人用非破坏性行为表达和发泄,并采取预防性措施,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
2.1.3 癔病样精神障碍的护理 本组1例出现癔病样精神障碍,患者情绪易波动,哭笑无常,语无伦次。将患者安置单人房间,护士要注意与患者的接触方式及语言技巧,充分利用暗示因素影响患者的心境;护士应从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患者,不要以自己的主观意识直接评判患者的言行,否则会使患者的情绪波动并失去对护士的信任,影响护理效果。
2.1.4 抑郁状态的护理 本组1例患者表现出焦虑不安、烦躁、敏感多疑、易伤感。创造并提供安全、色彩明快的修养环境;鼓励患者说出自己感受的痛苦和想法并与患者讨论;也可以帮助患者回顾自己的优点、长处来增加正向看法,保持情绪愉快;酌情让患者做一些自己喜欢的、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而避免心理上产生被社会遗弃的压力;优雅动听的旋律会使人产生安宁、愉悦的心情,减轻负性情绪,选择播放旋律优美的轻音乐或患者喜欢的音乐、戏剧唱段,助其放松肌肉、引导回忆和陶醉,从而改善心境[4]。严格执行安全护理制度,防止患者消极行为的发生。
2.2 饮食护理 结合原发病的情况,为病人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同时注意水分的摄入。对昏迷、不能进食患者,给以鼻饲或静脉补充,以保持营养代谢的需要。为病人创造清洁舒适的进餐环境,提供充足的进餐时间。在不影响治疗与病情许可的前提下,提供病人喜爱吃的食物,以促进食欲。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腹泻、便秘等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
2.3 出院指导 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争取家属配合,鼓励家属给予患者关怀和体贴,以平静、轻松、愉快的心情感染患者,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给予患者更多支持,使其尽快接近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并告知碰到困难时可电话咨询;告诉患者精神症状消失后不会复发,使其减轻心理压力,增强信心。
严重创伤后造成截肢和高位截瘫的患者,由于发病较急,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易发生心理调整和适应困难,产生精神障碍。要根据患者精神障碍的表现给予针对性护理,同时做好饮食护理及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稳定的情绪,适应社会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姚咏明.关注脓毒症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机制与意义[J].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7,4(2):1732.
[2] 沈渔村.精神病学[M].4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31.
[3] 杨春雷.89例精神病人自杀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J].内科,2008,3(1):145-146.
[4] 黄智月.背景音乐在医院环境中的运用[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8):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