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的治疗
发表时间:2010-12-03 浏览次数:372次
作者:常黎明,周路纲,王 新 作者单位:264000山东 烟台,烟台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常黎明);264000山东 青岛,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创伤骨科
【摘要】 通过对14例创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的治疗,分析总结手术方法、手术入路及内固定物选择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 股骨骨折;髋关节脱位;手术入路;内固定
我院自2004年2月~2009年1月共收治14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10例,女性4例;年龄19~66岁,平均41.2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10例,高处坠落伤2例,塌方压伤2例。根据Pipkin分型:Ⅰ型7例,Ⅱ型5例,Ⅳ型2例。
2 治疗方法 本组均于伤后6小时在静脉麻醉下行Allis手法复位,1例闭合复位失败,行切开复位。经CT三维重建显示解剖复位,行骨牵引。2例Ⅰ型行非手术治疗,其余12例行手术治疗。伤后1周内手术10例,2周内手术2例。SmithPeterson入路10例,KocherLangenbeck入路2例。非手术治疗复位后采用骨牵引6~8周,期间患肢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拆除骨牵引行扶拐下地负重行走。
3 结果 本组均获9~24个月随访,平均20个月。根据Epstein[1]评定:优6例,良4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71.4%。本组无感染,无股骨头缺血坏死,骨折固定失败1例(使用可吸收钉固定),异位骨化1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
讨 论
1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治疗原则 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由于脱位后局部血管损伤,将增加股骨头的缺血坏死率。研究表明伤后6小时内复位者股骨头坏死率为5%,而>6小时复位坏死率达50%[2]。因此早期复位髋关节脱位已被大多数学者认同。本组伤后6小时静脉麻醉下闭合复位,复位后行三维CT重建,了解骨折情况。对于PipkinⅠ型,因骨块位于股骨头非负重区,髋关节复位后骨折块小,不影响髋关节活动,复位后采取骨牵引6~8周。另外5例因骨折块大,行钛制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对于PipkinⅡ型,骨折块位于股骨头承重部位,要求达到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均采取3.5mm空心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PipkinⅣ型,波及髋臼后柱,骨折移位较大的年轻患者,在使用重建钢板固定髋臼骨折的同时,使用3.5mm空心螺钉固定股骨头骨折,恢复正常的头臼关系;对移位不大及老年患者主张行非手术治疗。
2 手术入路及内固定物的选择 对于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国内外学者存有争议,多数学者认为SmithPeterson入路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显露充分。本组采用此入路10例,发现操作方便,不必脱位股骨头,并且可直视下复位固定骨折。也有学者认为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出现股骨头坏死的可能性比SmithPeterson入路高3.2倍[3]。本组病例无论采取SmithPeterson入路还是KocherLangenbeck入路,经随访9~24个月,均未见股骨头坏死病例。内固定物的选择:采用钛制中空螺钉固定,具有抗剪力、抗弯曲、抗扭转力,更符合生物力学原则,螺钉的中空结构有利于避免骨内高压,缓解疼痛,促进骨愈合。而可吸收螺钉抗扭转能力差,易折断,裸露部分由于没有骨组织覆盖,难以吸收,且对骨折加压作用弱,不利于骨折愈合。本组1例使用可吸收螺钉固定失败,骨折未愈合。
综上所述,对于创伤性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治疗,主张早期复位,结合骨折分型,采用SmithPeterson入路,使用中空钛制螺钉固定,能获得非常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Epstein HC.Posterior fracture dislocation of the hip: longterm followup[J].J Bone joint Surg(Am),1974,56(6):1103-1127.
[2]Philips AM,Konchwalla A.The pathologic features and mechanism of traumatic dislocation of the hip[J].Clin Orthop,2000,377(8):7-10.
[3]张涛,马宝通,庞贵根.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治疗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7(2):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