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
发表时间:2010-11-08 浏览次数:366次
作者:苏 琦,陈 芒,张良花,周 敏,宋晓斌,詹海鹏,蔡俊东 作者单位:521000广东 潮州,解放军第一八八医院骨科
【摘要】 应用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44例,骨折均于术后3~6个月内愈合,平均3.8个月,优良率90.9%。
【关键词】 股骨骨折;钢板;内固定
股骨远端C型骨折常累及关节面,并伴有膝关节周围软组织严重损伤,致关节功能障碍。我院2005年3月~2009年2月应用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此类骨折44例,获得良好疗效。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组44例,男性28例,女性16例;年龄21~64岁,平均38.6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31例,跌落伤11例,重物砸伤2例。左侧29例,右侧15例;闭合性骨折37例,开放性骨折7例,均为新鲜骨折。合并脑挫裂伤2例,失血性休克1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6例,半月板损伤1例。所有病例均无神经血管损伤、无交叉韧带损伤。骨折类型按AO分类法:C1型11例、C2型21例、C3型12例。
2 治疗方法 根据病情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和并发症,积极抗休克。对开放性骨折处置:Ⅱ型急诊手术治疗,Ⅰ型立即行清创缝合闭合伤口。当日未行急诊手术内固定者均行骨牵引,待病情稳定后于伤后3~12天手术。采用大腿中下段外侧切口,先行股骨髁间骨折复位,直视下保持关节面的完整光滑,可先用多枚克氏针临时固定,或用拉力螺钉固定,同时注意保留锁定钢板位置。C1和C2型骨折仅通过外侧切口就能复位、固定,C3型骨折如复位困难,可在膝内侧再做一个切口,辅助复位固定,或者将外侧切口适当延长,使膝关节屈曲时髌骨能向内侧脱位,使骨折充分暴露,以方便复位。骨折复位后将锁定钢板放置在髁外侧,逐个钻孔攻入螺钉。如有骨质缺损同期植自体骨或同种异体骨。术后放置负压引流,根据引流量于24~72小时内给予拔除,3~7天进行CPM锻炼,指导患者股四头肌收缩、膝关节伸屈,根据X线片骨愈合征象,逐渐完全负重。完全骨性愈合后,根据患者要求取出内固定物。
3 结果 本组随访11个月~4年,平均2.5年。骨折均在3~6个月内愈合,平均3.8个月。32例于术后11~15个月取内固定物。根据随访的膝关节活动范围、主观症状,参照Sanders等[1]的临床评定标准:优22例,膝关节屈曲达120°,无疼痛;良18例,膝关节屈曲90°~120°,无明显疼痛;可4例,膝关节屈曲60°~90°,活动后有或无疼痛。全组优良率90.9%。术后并发症:1例开放性骨折术后浅表软组织感染,经换药处理后痊愈。1例C3型骨折术后2年出现创伤性关节炎。3例术后出现皮肤软组织刺激症状(钢板过于突出骨面引起该部位皮肤软组织的疼痛不适),2例二次住院取内固定物时发现钢板与螺钉的冷焊接现象。无骨不连、内固定断裂、关节腔感染等并发症。
讨 论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其前后成角发生率较高,其次是内外翻成角,而几乎没有旋转畸形。故在锁定钢板固定之前骨折必须复位。膝部屈曲垫高以平衡肌力,再牵引复位,一般可以避免前后成角。锁定钢板一般采用小切口(可适当延长切口)、经皮插入,最好放置在股骨干的中央,螺钉与骨皮质成90°角,手指触摸钢板将其轴线调整良好后再行固定,应注意钢板与骨之间的距离。我们在临床中发现,如果钢板与骨的距离过大,术后存在皮肤软组织刺激症状。本组有3例出现该现象,术后X线片显示,2例钢板与骨面距离为4mm,1例距离达5mm。骨性愈合后取出内固定物,症状即消失。由于螺钉与钢板锁定后,钢板与骨的距离不会改变,所以在拧入锁定螺钉之前使用加压螺钉或用持骨器把持,使钢板与骨尽量接近。
钢板与螺钉的冷焊接现象是锁定钢板特有的问题。本组2例取钢板时出现,只有将螺钉头部凿断或者将螺钉连同钢板一起取出。要预防该问题必须严格规范操作:首先拧入方向上按照锁定套筒的方向,Smith等[2]证实,锁定螺钉与锁钉孔之间成角>5°就可能使螺纹破坏导致冷焊接;紧螺钉时要使用扭矩限制改锥,防止螺钉拧入过紧导致冷焊接。
髁部松质骨丰富,且受伤多为高能量,易造成髁部压缩塌陷,往往有髁部和髁上内侧骨缺损,务必同期植骨。术后功能锻炼是防止膝关节内黏连、关节僵硬、恢复膝关节功能不可缺少的措施。但是早期活动的前提必须是骨折的坚强内固定,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具有微创、操作简单、固定牢固的特点,但应注意锁定加压钢板的合理操作,尽量避免锁定引起的问题。
【参考文献】
[1]Sanders R,Regazzoni P,Reudi TP.Treatment of supracondylar intracondylar fractures of the femur using the dynamic condylar screw[J].J Orthop Trauma,1989,3(3):214-222.
[2]Smith WR,Ziran BH,Anglen JO,et al.Locking plates:tips and tricks[J].J Bone Joint Surg(Am),2007,89(10):2298-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