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胃肠破裂延期治疗的体会
发表时间:2010-07-22 浏览次数:406次
作者:曹洪超 作者单位:453400 河南长垣,长垣县中医院
【摘要】 目的 分析外伤性胃肠破裂误诊的原因,探讨外伤性胃肠破裂延期治疗的方法。方法 对26例延期就诊胃肠破裂病例的误诊原因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例因感染性休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24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要点是尽早确定是否有剖腹指征,不必过于追求准确的脏器定位。诊断明确后宜早期手术治疗,延期治疗会增加患者的手术风险和经济负担。
【关键词】 胃肠破裂;外伤性;延期治疗;体会
胃肠破裂是多种复合外伤的常见病症,就诊不及时往往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我院于2004~2006年共收治26例延期就诊胃肠破裂病例,现将其临床资料及临床体会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6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8~45岁,平均36.5岁,伤后到医院就诊时间3~8天,平均4.5天。
损伤原因:生物砸伤15例,高处坠落6例,牛踢伤4例,锐器伤1例。入院合并休克,脉搏100次/min以上、血红蛋白小于90 g/L 19例(73.1%),腹痛、腹胀、腹部压痛、反跳痛并肌紧张,腹部扪及包块24例(92.3%),肠鸣音消失或减弱26例,移动性浊音阳性22例(84.6%)。
1.2 方法 入院后积极术前准备,急诊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探查腹腔脏器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破裂孔周围形成包裹,术中证实胃破裂8例,肠破裂16例,广泛性肠挫伤9例,行部分坏死肠段切除吻合术,破裂孔小则行裂孔清创修补术。术后予以补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抗休克,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2 结果
2例因感染性休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24例均治愈出院。
3 讨论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要点是尽早确定是否有剖腹指征,不必过于追求准确的脏器定位。及时的手术探查,抓住治疗的重要时机,挽救生命。确定是否有剖腹指征,常规要了解受伤后临床表现,最主要的体征为实质脏器或大血管破裂引起的血腹伴失血性休克表现类型,有腹部外伤史时宜常规穿刺,特别是有可疑体征或休克倾向者,穿刺虽阴性亦反复进行,所以说腹腔穿刺为简便可靠的常用诊断方法[1]。疑有腹腔空腔脏器损伤时腹部透视显示膈下游离气体时可确诊。确诊后宜在抗休克、补充有效循环量,改善组织灌注,建立多路静脉通道,早期及时有效地补充血容量,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同时,积极手术准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或全麻下(休克重者宜在全麻下)行剖腹术。切口取中上腹切口为首选。若剖腹时有气体从腹膜切口中溢出,即表示空腔器官已有穿孔,应首选探查胃肠道,其次为胆道和泌尿系统[2]。胃肠道穿孔部位一般是在纤维最多或炎性水肿最明显之处。确定穿孔部位后,分别向上下两端检查,如果一时不能确定损伤部位,宜先检查横结肠系膜以上的胃和十二指肠,再分别检查横结肠系膜以下的空、回肠以及结肠和盲肠。特别注意十二指肠和升、降结肠的腹膜外部分是否穿孔。穿孔小宜行穿孔单体缝合术。如肠腔多处穿孔,肠管挫伤重,宜行节段性肠切除、肠吻合术。腹腔内病变处理完毕后,用大量温盐水反复冲洗腹腔,特别注意膈下、盆腔以及结肠旁沟等处,甲硝唑液灌注腹腔有利于防止腹腔残余脓肿的形成,腹腔置烟卷或乳胶管引流,切口一期缝合。估计切口愈合不良或有崩裂的可能者,应做减张缝合,术后须裹以腹带加以保护[3]。本组病例均有腹痛与压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症状及休克征象。术后广谱抗生素的联合应用,纠正电解质紊乱及其酸碱平衡,营养代谢支持。抗休克纠正缺血缺氧,适当输全血或人血白蛋白。因为当缺血缺氧致肠黏膜屏障受到破坏,大量的细菌及内毒素进入血循环,易引起感染。休克重而持续时间长同时合并感染者易发生呼吸衰竭,从而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故对有腹部损伤的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临床全面查体,腹腔穿刺、超声、X线等诊断措施,不难做出准确诊断。诊断明确后宜早期手术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手术越早,疗效越好,并发症越少,抢救成功率越高。
【参考文献】
1 何屹,何以权.诊断性腹腔穿刺术在外科急症中的应用.四川医学,1997,18(2):95.
2 黄志强.腹部创伤的临床救治.中华创伤外科杂志,1998,14(4):195.
3 陆京伯.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及漏、误诊预防对策.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2,9(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