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神经内科》

老年抑郁患者配偶生活质量及其初步研究

发表时间:2012-01-09  浏览次数:508次

  作者:宋培华,王华丽,李霞,林凯,马莉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第六医院,北京

  【摘要】目的 比较老年抑郁患者配偶与健康对照的生活质量水平,并探讨老年抑郁患者配偶生活质量与患者焦虑抑郁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30例老年抑郁患者配偶和3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进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成人用)评估,对老年抑郁患者和健康老人进行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的评定。结果 抑郁患者配偶的生活质量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GQOLI74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等三个维度的差异明显(均P<0.000 1),此三个维度评分与患者SDS和SAS评分显著相关(均P<0.000 1)。结论 老年抑郁患者配偶的生活质量下降,且与患者的抑郁焦虑水平密切相关。

  【关键词】 老年,抑郁,配偶;生活质量;GQOLI74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从1950~2004年的54年间,世界人口的平均寿命从46.6岁提高到66岁。大多数发达国家已经进入老龄社会,我国的几大城市如北京、上海也已迈进老年化行列。随着年老、离退休,家庭就成为老年人活动的中心,随之而来的单调生活、“空巢”现象、丧偶、家庭人际关系以及老年人的家庭角色变化等给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带来挑战。伴随老年人口的迅速增加和工业化都市化进程,老年人群患心境障碍(如抑郁障碍)的危险性将逐渐增加,其患病的绝对人数和相对比率都将相应增加〔1〕。Cole(1990)的研究表明,25%的老年抑郁病人经治疗完全康复并保持健康状态;60%的病人复发;近20%的病人持续处于病态之中〔2〕。因此,老年抑郁患者的配偶不仅要面对自身的多种心理问题,而且还要承担起照顾患者的义务。老人罹患抑郁障碍作为一种负性生活事件,势必会对其配偶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本文旨在探讨老年抑郁患者配偶的生活质量,并考察其与患者抑郁焦虑状况之间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病例组:选取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老年抑郁门诊患者的配偶为对象,患者经两位主治医师以上专家进行诊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及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F30~F33)抑郁障碍诊断标准。对照组:选取来自社区的健康老人的配偶,对照组老人无任何明确的精神障碍史。病例组共纳入老年抑郁患者的配偶30例,其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56~71(平均63±4)岁;受教育年限0~20年,平均(10±4)年。对照组纳入30例健康老人配偶30例,均为无精神疾病的老年人。男7例,女23例,年龄58~70(平均64±4)岁,受教育年限0~20年,平均(9±5)年。经t检验和χ2检验,两组被试年龄(t=0.918,P=0.362)、性别(χ2=0.739,P=0.390)和受教育年限(t=1.587,P=0.118)差异均不显著。

  1.2 评估工具

  ①生活质量评估: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成人用)(GQOLI74)分别对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的配偶进行评估〔3〕。GQOLI74问卷共包含64个条目的评定,组成20个因子,构成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条件4个维度,评分越高,提示生活质量水平越高。主要指标为4个维度的评分与问卷总分。②患者焦虑抑郁状况评估:对病例组患者和对照组老人应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和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估〔4〕。SDS和SAS分别由20个条目组成,得分越高,提示抑郁和焦虑越严重。主要指标为SDS总分和SAS总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间GQOLI74评分比较

  由表1显示,病例组躯体健康维度、心理健康维度、社会功能维度的评分以及GQOLI74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均P<0.000 1),而物质生活维度评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1 两组GQOLI74评分比较(略)

  2.2 病例组患者与对照组健康老人SDS与SAS量表评分比较

  病例组患者SDS评分为46.10±3.68,对照组为23.27±1.46,两组相比差异显著(t=31.59,P<0.001)。病例组患者SAS评分为45.23±2.49,对照组为24.17±1.7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t=39.99,P<0.001),提示病例组患者的抑郁与焦虑程度比对照组老人更为严重。

  2.3 配偶GQOLI74评分与患者SDS和SA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

  见表2。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配偶GQOLI74躯体功能维度、心理功能维度、社会功能维度以及GQOLI74总分均与患者SDS和SAS评分呈负相关,具有显著性(P<0.000 1),而物质生活维度评分与患者SDS和SAS评分相关性无显著性(P>0.05)。表2 配偶GQOLI74评分与患者SDS、SAS评分的相关系数 (略)

  3 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活质量是对个人或群体所感受到躯体、心理、社会各方面良好适应状态的一个综合测量,是一个主观的、多维的、动态的概念,涉及到患者的躯体、精神/心理、社会及总体主观感觉等多方面的内容。

  老年抑郁障碍多为慢性病程,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兴趣索然、精力下降、自我评价低,甚至可能伴有自杀观念和行为。在老年抑郁患者中,要想区分维持治疗和预防治疗是很困难的。大部分研究者主张,对60 岁以上第一次发病的抑郁症患者,在达到临床痊愈后至少应维持治疗1 年;若出现复发,则需服药2 年以上,再次复发者应终身服药〔1〕。由此可见,许多老年抑郁患者的治疗需要相对较长的维持期,若在治疗期间受到了不良情绪因素的影响,可影响治疗效果〔5〕;在恢复期甚至可导致疾病的复发;与不良情绪关系密切的因素有:健康状况,家庭关系,婚姻状况,经济来源,年龄与家庭结构等。在本研究中,证实老年抑郁患者配偶的生活质量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等维度的得分均显著下降。在老年抑郁的病程中,其配偶往往是最主要和直接的照料者。家庭负担的增加,减少工作量和社交活动来保持患者的治疗,对疾病和治疗信息的缺乏,住院治疗的经济耗费,易于使配偶出现焦虑、抑郁和精力下降、社会职能受限,情绪角色也随患者的情绪状态而转变。当患者焦虑抑郁较为明显时,严重影响其生活和社会功能,原有的生活方式、生活目标均被改变。工作能力的损害导致患者在社会和工作单位的地位下降,以往建立的人际关系不能维系进而影响了个体对疾病的反应能力,因此家庭内的关系就显得更为重要。随着家庭成员功能角色的改变,家庭内部之间的关系也受到较大的影响。若患者的配偶长期受到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和来自自身及社会不良情绪的影响,也会出现焦虑和抑郁心情、睡眠障碍、头痛、全身不适等躯体化症状,明显影响其生活质量。此外,本研究中配偶的生活质量评分多与患者焦虑抑郁水平相关,焦虑抑郁越重,生活质量越低,主要涉及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由此提示,在关注患者治疗的同时,不容忽视其配偶的生活质量,尤其是配偶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传统的医学治疗模式多以患者为中心,而忽视了配偶对治疗的积极作用。既往有研究提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利于心理健康〔6~8〕。如果在老年抑郁治疗的过程中,同时考虑到患者和配偶的心理特点,针对其家庭结构制定恰当、系统的整体化护理措施,如对患者配偶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加强心理治疗及护理,努力缓解其紧张、焦虑、抑郁和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对心理问题严重者必要时进行专业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可能会更有效促进患者和配偶的正性情绪,减轻患者与配偶的精神痛苦,使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改善抑郁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及配偶的生活质量水平,有关干预性治疗的研究有待于今后开展。

  【参考文献】

  1 于欣.老年抑郁症的研究现状〔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6;29(3):1813.

  2 Cole MG.The prognosis of depression in the elderly〔J〕.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1990;143(7):6339.

  3 李凌江,杨德森.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88100.

  4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21160.

  5 于欣,许滨,田运华,等.老年期情感障碍的临床特点及随访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5):2768.

  6 贺寨平.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支持网与农村老年人身心状况〔J〕.中国社会科学,2002;3():13548.

  7 Thompson,EHJr,Futterman.AM,GallagherThompson D,et al.Social support and caregiving burden in family caregivers of frail elders〔J〕.J Gerontol,1993;48(5):S24554.

  8 王华丽,熊茜,于欣,等.农村地区老年人照料者的社会支持、卫生服务使用与精神卫生状况〔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2):1457.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