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整形外科学》

外科手术切口愈合不良60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4-05-27  浏览次数:844次

医院有百分之十以上的手术存在切口愈合不良问题,已成为临床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在本文研究中,选取了在我院的治疗的60例患者对其手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切口愈合的因素并及时采用措施加以防治。

1 临床分析从2006年2月至2012年11月间,我院共有1940例患者实施了普通外科手术,其中男性患者1532例,女性患者108例。普通外科的手术包括胃大部切除手术、肠破裂修手术、剖腹探查术等。分析患者住院时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病史记录,实验室检查、特殊检查、伤口愈合微生物检测报告等案例存档资料,综合判断切口的愈合情况。在1940例患者中有 60例手术患者切口愈合不良。切口愈合不良的处理:脂肪液化如果流体少,只会有一部分切口愈合不佳,切断1~2根缝合线,建有一个盐水纱条引流,换药至渗出消退;若渗出物较多则可更拆缝合线,用甲硝唑冲洗,对切口加压包扎,缝合伤口后保持创面新鲜。切口全层裂变,紧急缝合切口,硬膜外麻醉用于清除失活组织,缝合腹膜Dixon线间断8条,然后腹膜外腹壁降低全层缝合,放置在2条半边胶管引渡,紧固张力缝合固定引流,腹腔加固。60例患者愈合良好,在术后三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愈合良好[1]。

2 讨论切口感染是切口愈合不良的常见原因之一。不同类型的切口之间,如I类、Ⅱ类和Ⅲ类切口感染率分别与切口类型及一般外科感染率密切相关,污染程度呈正相关,这些因素让切口手术感染出现显著差异。胃肠道穿孔和腹膜炎患者的胆道手术,应注意切口手术的常规保护位置,可显著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剖腹探查切口患者通常炎症反应是比较重,术后需要留置引流管多,切口感染可能性大。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患者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高血压、肥胖、贫血患者。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患者,术前皮肤清洁不彻底,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切口感染率提高[2]。笔者认为在对切口手术的保护中要实施无菌操作,防止污染,降低细菌数目以避免伤口感染。

术后切口血肿,应查看有无液化、感染或深部组织裂开,及时切开引流,切开要彻底,直到腹膜外清血和浮线,修剪失活组织。引流后期创面肉芽组织呈细颗粒状,干燥清洁的表面无脓或纤维素附着,可以进行二期缝合。二期缝合时要做到彻底清创,若伤口是新鲜的,无论多深的切口,必须经皮间断缝合,根据伤口的深度必要时要进行张力缝合,根据长度和渗出量选择半橡胶或橡胶引流。我们使用了二期缝合处理愈合不良的切口,有59例成功,只有1例有广泛的液化感染,又重新开放引流,原因可能为缺乏对时间的把握,引流时间短,伤口渗出多,失活组织尚未完全干净后即缝合。手术中应当注意:要用生理盐水冲洗缝合切口,将脂肪组织失活的部分清洗干净,缝合无死角,如果皮下组织过厚,可分为双层缝合;预计有液化的可能,安排皮下引流;应尽可能的避免急诊手术;夏季要严格无菌操作,易感染的切口适当增加换药次数,保持敷料干燥;保持病房适宜的通风、温度和湿度;择期手术者,如条件允许应尽量选择合适的温度、季节。另外,提高操作的技术水平,缩短手术时间,加强工作人员无菌操作的监督,加强对手术医生的专业素质培训,也可减少伤口愈合不良的发生。

参考文

[1] 刘桂玲,杨芬,蒋春燕等.2007~2009年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13):2685-2686.

[2] 常芳.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调查与干预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12):1674-1676.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