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重度足坏疽合并坏死性筋膜炎1例创面修复观察
发表时间:2011-11-18 浏览次数:657次
作者:吴石白,关小宏,王子彦,唐红 作者单位:北京市,空军总医院内分泌科;北京军区总医院263临床部烧伤整形科
【关键词】 糖尿病足坏疽;筋膜炎;坏死
患者,女,42岁。糖尿病病史10年余。患者于2008年7月6日因轻微外伤出现右足皮肤表浅破溃,2 d后迅速出现伤口感染蔓延,右足底大面积肿胀、变黑、坏死,4 d后感染蔓延至整个右小腿,足底伤口有大量渗液,恶臭,伴间歇性发热,最高体温39.8℃,全身衰竭,去某医院就诊。因足感染重,内科保守治疗无效,于2008年8月1日行右小腿膝下截肢术,术后伤口闭合不佳,几天后出现残端肿胀渗出,并向上沿大腿外侧深筋膜蔓延,深筋膜坏死,遂拆除手术伤口缝线,伤口全部打开,并分多次切开大腿外侧皮肤,予清创处理皮下坏死组织,每日给予伤口换药,全身应用多种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经上述处理1个月后,感染蔓延基本控制,肿胀消失,截肢后残端伤口开始有肉芽组织及上皮生长,但大腿外侧创面历经8个月始终未愈。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心肺腹未见异常。专科情况:双下肢皮肤温度低,右下肢为重,双侧股动脉、腘动脉搏动减弱。右侧膝下10 cm处右小腿缺如,大腿及小腿残端无肿胀,截肢部位伤口基本愈合,无渗出,胫骨残端部位以结痂的方式愈合;大腿外侧创面长约40 cm,宽5~6 cm,伤口两侧皮缘向内翻转生长,伤口近心端皮肤与皮下组织潜行分离,向近心端形成长约8 cm的死腔,深筋膜消失,肌肉裸露,有中量的黄白色粘稠分泌物,伤口周边无红肿。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7.1×109 g/L,Hb 108 g/L,HbA1c 6.1%,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48.07 mg,BUN 4.7 mmol/L,Cr 42 μmol/L,TG 0.52 mmol/L,LDLC 2.38 mmol/L,CRP<1.0 mg/L。下肢血管超声:股动脉血流量(左/右)547/510 ml/min,腘动脉(左/右)178 ml/min,足背动脉(左/右)40/- ml/min(因右下肢缺如未测腘动脉及足背动脉血流量);伤口分泌物培养:粪肠球菌,对青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敏感。入院后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哌拉西林舒巴坦、依替米星抗感染治疗;伤口每日清洁换药;静点桂哌齐特改善循环;诺和灵30 R控制血糖等综合治疗。因伤口近心端皮肤与皮下组织潜行分离,向近心端形成长约8 cm的死腔,死腔的形成使伤口无法愈合。遂经入院10 d的综合治疗之后,在手术室静脉麻醉下,行右大腿外侧创面死腔清除术。采取顺行向上切开,延长伤口约10 cm,翻开两侧皮瓣,清除皮瓣下方已经生长的上皮,使皮瓣下出现渗血,再将暴露肌肉上方的分泌物清除干净,使肌肉出现渗血为止;伤口两侧向内翻转生长的皮肤给予顺行切开皮缘深度约1 cm,清除皮下已经生长的皮肤,0.9%氯化钠溶液蘸洗伤口清洁之后,将延长切开的皮肤沿伤口两侧缘与皮下肌肉组织进行缝合,共缝合9针,不遗留死腔,用浸有庆大霉素、6542的无菌纱布覆盖伤口,适度绷带加压包扎。术后继续予抗感染及改善循环治疗,术后前3 d每日换药,主要为清洁换药,见伤口渗出少量,皮缘无水肿、缺血甚至坏死,3 d后隔日换药,10 d拆除缝线,皮缘与创面肌肉衔接良好,伤口周边有上皮组织向创面匍行生长,创面边缘无死腔形成;10 d后在创面使用表皮生长因子,伤口愈合速度快,术后28 d伤口完全愈合。
讨论
糖尿病足坏疽合并坏死性筋膜炎在临床上已有报道。感染主要侵犯筋膜,筋膜丰富的部位易发,深、浅筋膜及皮下组织坏死,但很少引起肌坏死,易与蜂窝组织炎、丹毒及气性坏疽等相混淆。本病常为多种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1],也可由化脓性链球菌或粪肠球菌单独引起,发病凶险,发展迅速,有较明显的全身毒血症状,病死率高达30%以上[2]。治疗的关键是早期充分切开引流,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在没有得到细菌培养结果之前,抗生素应用原则是:早期、广谱、足量、联合,之后根据药敏选择有效抗生素。部分患者因感染重、组织坏死范围迅速扩大,甚至危及生命,需要采取截肢治疗以保全生命。
在糖尿病足坏疽或者其他创面愈合过程中,死腔的形成是影响创面愈合的直接因素之一,必须清除死腔,修复创面。一般采取顺血管神经走行方向切开死腔,切开后要对伤口两侧形成的皮瓣进行修复,剪除皮瓣下方多余的上皮组织,并对创面组织进行适度清创,使皮瓣下方及邻近部位的创面组织呈轻度渗血状态,从而启动创面的组织修复过程,再采取适度加压包扎的方式,使皮瓣与下方组织紧密贴合;也可以在感染控制好、创面术前评估呈感染局限的状态、创面皮瓣血液供应良好的情况下,直接采取皮瓣与下方组织缝合的方式,既消灭了死腔,又加快了创面的愈合过程。本例患者迁延8个月的伤口创面,得到了正确处理,消灭了死腔,使创面得以迅速修复。
【参考文献】
1 高伟,康胜群.影响糖尿病足坏疽愈合的相关因素分析.河北医药,2008,30:116117.
2 吴阶平,裘法祖主编.黄家驯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