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加大分割剂量放疗治疗瘢痕疙瘩临床评价
发表时间:2011-09-30 浏览次数:619次
作者:刘秀荣 作者单位:050021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三医院
【关键词】 手术 分割剂量 瘢痕疙瘩
瘢痕疙瘩在临床上常见,其纤维组织呈过度增生,影响患者外貌甚至发生功能障碍。单纯手术复发率高,可达50%~80%[1],临床上多采用综合治疗。目前手术结合放疗是治疗瘢痕疙瘩最有效的方法,但放疗的总剂量、分割剂量并无统一标准。我科采用大分割剂量术后放疗瘢痕疙瘩75例取得较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3年3月至2006年1月共收治瘢痕疙瘩患者75例,其中男18例,女57例;年龄8~75岁,平均年龄27岁。病变分布:面颈部8例;胸背部32例,四肢部19例,腹部8例,耳垂部8例;其中单发者62例,多发者13例,最多2例患者3处多发。病因:手术22例,挫伤37例,蚊虫叮咬12例,其它4例。瘢痕疙瘩面积2.5 cm×3.5 cm㎝~3.5 cm×15 cm。
1.2 治疗方法
手术在无菌条件下距瘢痕疙瘩边缘0.5 cm㎝处切除,深达脂肪层,游离边缘皮瓣,使切口达到基本无张力缝合,于术后24小时内行放射治疗。本组病例均采用深部X线治疗,条件:60~180 kV,15 mA,滤过板2 mmAL或0.5 Cu,源皮距300 mm或400 mm,照射野范围为手术切口外放1.0 cm,周围以铅皮保护。分割方式:第一周8 Gy,第二周8 Gy,第三周6 Gy,1次/周,共3周,总量22 Gy。
1.3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为瘢痕疙瘩痛痒症状消失,全部变平变软,治疗结束后随访至少12个月未复发;显效:为痛痒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瘢痕有60%~70%变软变平,治疗结束后随访12个月未复发;无效:为痛痒症状有所减轻或无变化,或已达到治愈或显效的标准,但在12个月内又复发者。
皮肤放射损伤标准采用RTOG/EORTC分级标准:0级:无;1级:轻度萎缩,色素沉着,些许脱发;2级:片状萎缩,中度毛细血管扩张,完全脱发;3级:明显萎缩,显著的毛细血管扩张;4级:溃疡;5级:直接死于放射晚期反应。
2 结果
本组病例中26例患者(34.67%)治愈,46例(61.33%)达到显效标准,仅有3例患者在放疗2个月后复发,有效率为96.00%,复发率为4.00%。其中,皮肤放射反应0级者49例(65.33%),1级者21例(28.00%),2级者5例(6.67%),无3级及以上者。
3 讨论
瘢痕疙瘩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病理现象,表现为皮肤在创伤后成纤维细胞活性异常增高,大量结缔组织沉积而导致瘢痕过度增生,超出原有损害范围,常严重损害患者容颜外观,并伴有痒痛,影响生活质量,其病因及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与个体的遗传易感性和免疫因素有关。
瘢痕疙瘩的治疗方法很多,主要有手术切除,放疗,同位素治疗,药物治疗,压迫治疗,硅酮薄膜敷贴,激光治疗以及冷冻治疗等。单纯手术治疗容易复发,多采用综合治疗。目前认为手术结合放疗是治疗瘢痕疙瘩的最有效方法。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血管再生和早期伤口愈合中的幼稚细胞破坏胶原的合成和降解的平衡,从而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异常增生,起到防治瘢痕疙瘩的作用。Rubin[2]认为放射敏感靶细胞是能触发成纤维细胞增生的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后者能触发细胞因子的级联反应,导致成纤维细胞由静止状态转变为增生状态,从而引发纤维反应,放射治疗可抑制此过程。
一般认为术后24 h内放疗效果最佳[3],但放疗种类、放疗总剂量及分割剂量目前并无统一标准。多采用常规分割照射,剂量多控制于20 Gy以内。本组病例均采用深部X线进行大分割照射,总剂量为22 Gy,有效率为96.00%,复发率仅为4.00%,与彭立红等[4]报道的结果相似(有效率95.4%),与苏小岩[5](91.2%)、封巍[6](99.2%)、刘金安[7](100%)、王国漳[8](98.33%)等[5]的报道结果相近。其中苏小岩等观察1.5 Gy~2.5Gy/次和3 Gy~5 Gy/次不同分割剂量的治疗效果,有效率分别为96.7%和9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报道[9]认为单次照射5~10 Gy,分次照射30 Gy时,患者可出现红斑、色素沉着和鳞片样脱皮等轻微皮肤损伤,继续增大剂量将出现水泡、溃疡和坏死等皮肤不良反应。本组病例采用6~8 Gy的大剂量照射,皮肤放射反应0级者49例,1级者21例,2级者5例,无3级及以上者,患者多可接受。可见采用手术加大分割剂量放疗瘢痕疙瘩不失为一种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Craig RD,Pearson D. Early postoperative irradi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keloid seara. Br J Plat Surg,1965,18:369376.
2 Rubin P,Soni A,Williams JP. The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ic basis for the radiation treatment of benign proliferatic diseases. Semin Radiat Oncol,1999,9:203214.
3 Norris JEC. Superficial Xray therapy in keloid management retrospective study of 24 cases and literature review. Plast Reconstr Surg,1995,95:10511055.
4 彭立红,许金华,唐世杰,等. 手术联合早期深部X线放疗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实用医学杂志,2006,22:658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