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血管病66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11-21 浏览次数:433次
作者:侯玉堂 作者单位:116021 辽宁大连,大连沙河口区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
急性脑血管病(或称脑卒中)是内科常见多发病症,发病急,致残率高,病死率亦高,是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本文将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66例(经CT确诊),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6例,男44例,女22例;年龄18~86岁,平均63岁,18~39岁8例(12.1%),40~49岁10例(15.1%),50~69岁44例(66.7%),70岁以上4例(6.1%),以50~69岁为多。脑出血24例(36.4%),脑血栓形成38例(57.5%),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6.1%)。病史中有高血压病史26例,卒中史7例,冠心病史4例,风心病史2例,糖尿病史3例。
1.2 起病过程 38例脑血栓中,14例突然发病,24例起病稍慢;24例脑出血病例中,20例突然发病,4例起病稍慢;蛛网膜下腔出血多为急性起病。昏迷者7例(10.6%)。出血性脑卒中发病时伴头痛、呕吐、抽搐或意识障碍13例。缺血性脑卒中动态起病12例(18.2%),发病时伴头痛、呕吐、抽搐及脑膜刺激征10例(15.2%)。
1.3 辅助检查 CT扫描显示发病部位:基底节区55例(83.33%),脑干1例(1.54%),脑叶5例(7.59%),小脑1例(1.54%),混合性中风4例(6%)(脑梗死合并基底节出血2例,合并脑叶出血1例,合并小脑出血1例)。心电图检查46例:心律失常10例(15.15%),心肌缺血24例(36.36%)。高血脂12例(18.18%)。
1.4 治疗结果 按1993年全国脑血管病协作组第二次会议制订的疗效标准。痊愈24例(36.36%),好转36例(54.54%),无效4例(6.06%),死亡2例(3.03%)。主要死因感染、脑疝、心律失常及心衰。
2 讨论
脑血管病(CV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在中老年人有所增加,且有年轻化倾向。本组资料中CVD患者发生卒中男多于女(19:1),39岁以下占26.49%,年龄最小为18岁,以50~60岁发病最多。如上述分析中脑梗死的病因:动脉粥样硬化居首位,其次是栓塞性血管病;脑出血的病因:最常见为高血压,基次为颅内血管发育异常等。39岁以下青年人发病率为26.49%,提示青年人CVD发病率占较大比例。因此,临床上应积极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糖、冠心病、风心病,对中老年男性作为预防重点的同时,对青年人也应重视,以减少青年人CVD的发病率。
在CT尚未普及的医院,要做出准确、及时判断,正确处理,就必须依靠实践经验对临床表现作判断:如长年有高血压的病人突然偏瘫伴有头痛,虽意识清楚,没有呕吐,也应首先想到脑出血;起病相对较缓6h以上偏瘫才达到高峰,虽有意识障碍和血压偏高,也要先考虑脑血栓。没有高血压的急性偏瘫,非血性脑脊液应与脑血栓鉴别,要进一步查问病因,有条件时应做脑血管造影或CT检查,以进一步确定诊断[1]。
高血压是CVD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人群中的高血压患者,只有相对血压较其平常水平上升20%,由于其引起的脑组织细小动脉广泛变性,均有发生CVD的危险[2]。不论是出血性CVD还是缺血性CVD均与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呈直线关系。提示早期积极、有效和持久地控制高脂血症、卒中史、糖尿病、冠心病、风心病、心电图异常,这些因素在临床上无典型症状而容易忽视。以上多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导致微血管循环障碍,对于高血压性脑梗死的发作有重要意义[3]。
【参考文献】
1 于润江.中国内科专家经验文集.沈阳:沈阳出版社,1991,819.
2 黄效生,孙连隶.老年人脑隙性脑梗死112例临床分析.临床荟萃,1994,9:22.
3 韩仲岩,唐盛盂,右秉霞.实用脑血管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