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头皮扩张术修复瘢痕性秃发
发表时间:2009-07-15 浏览次数:698次
作者:黄书润 李小毅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180医院烧伤科,福建泉州362000
【关键词】 扩张器 瘢痕性秃发 修复
瘢痕性秃发临床上多采用头皮扩张术修复,但扩张器外露常导致手术失败,文献报道发生率为6.26%~12.19%[1]。为此,我们自2002年9月—2008年3月采用经正常头皮小切口植入扩张器修复瘢痕性秃发38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38例患者,男21例,女17例,年龄6~45岁。瘢痕性秃发原因:烫伤9例,烧伤21例,头皮撕脱伤6例,头部良性肿瘤切除后植皮2例。秃发面积:10 cm×7 cm~24 cm×11 cm;秃发部位:颞部12例,额顶部11例,顶枕部11例,颞鬓部3例,枕部1例。共使用软组织扩张器86个:植入1个5例,同时植入2个20例,3个11例,4个2例,其中连续两次扩张者1例。
1.2手术方法
手术分两期进行,成人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儿童采用基础加局部麻醉。先标出扩张器囊腔分离范围,超出扩张囊边缘约1 cm,向扩张区帽状腱膜下注入0.5%利多卡因加肾上腺素液(每20 ml 液体加入1滴)浸润。选择在正常头皮内距瘢痕约0.5 cm 处做小切口,长约2~3 cm,用手指钝性分离帽状腱膜下疏松组织,形成腔隙,盐水纱布填塞止血,将扩张器内气体抽出成真空状态,植入腔内,内置注射壶,放负压引流,全层缝合切口。向扩张器内注水至头皮有一定张力,局部按摩使扩张器展平,术后2~3 d 拔除引流管,开始注水,每3 d 1次,每次注水量约为扩张器容积的10%~20%。扩张完成后行二期手术:即扩张器取出,头部瘢痕切除,扩张区皮瓣转移覆盖创面。
1.3结果
本组病例每期扩张时间为10~56 d,平均为24 d。除1例因瘢痕面积过大行二次扩张外,其余病例均一次扩张完成手术。1例术后12 h 因引流不畅出现腔内血肿,及时打开切口清除血肿,重置引流管,扩张成功,未影响手术效果;5例因二期手术缝合时切口张力较大,致切口处瘢痕较宽,经后期切除缝合后瘢痕大部分消除;本组无一例出现感染、切口裂开、扩张器外露或不扩张等并发症。
2讨论
烧伤、烫伤、感染等引起的瘢痕性秃发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并因此产生自卑感,患者常常迫切希望能够通过整形手术达到头发满布的娇美容颜。应用头皮扩张术是目前治疗瘢痕性秃发最理想的方法[2]。以往多采用长切口直视下操作,可以容易剥离腔隙,便于止血及置入扩张器。但术后早期注水切口张力大,较易裂开致扩张器外露;且注水时间推迟,容易形成包膜挛缩导致注水困难、疼痛明显[3];而且长切口常影响二期手术的皮瓣设计,缺点较多。我们采用3 cm 以下的小切口,主要基于以下考虑:(1)头部扩张器埋植腔隙大多可以用手指在帽状腱膜下钝性分离,穿支血管少,出血不多[4],故无需在直视下止血,纱布填塞压迫即可止血。(2)为防止扩张器经小切口放入困难,可先将扩张器内气体抽出呈真空状态,扩张器缩小后放入腔内,术后注水按摩可使其扩展铺平。(3)术后即可往扩张器内注入较多液体,以使扩张区头皮有一定张力为宜,因切口小,注水后切口处所分担的张力也较小,不用担心切口裂开或愈合不良。而且注水后扩张器的张力对腔穴有一定止血作用,并可减少无效腔,避免血肿积聚导致感染。(4)可以早期注水,减少扩张时间,及早撑开扩张腔隙,防止扩张囊周边头皮下组织粘连造成扩张困难、疼痛。(5)可以超容量扩张,本组有5例注入水总量超过扩张器容量20%以上,最多达30%,未出现扩张器破裂、切口裂开。 注意事项:(1)为防止切口裂开、扩张器外露,切口应尽量选择在正常头皮区,关闭切口时应分层缝合,并在距切口1 cm 处将帽状腱膜与深部组织缝合固定数针,防止扩张器移位到切口下。(2)术中应对分离层次把握准确,严格采用钝性分离, 术后保持引流通畅,防止血肿。(3)处理并发症应及时,一旦出现血肿,如引流液极少,扩张区低位处肿胀明显,逐渐加重,出现淤血斑,应立即进手术室在无菌条件下清除血肿并彻底止血,重置引流管,本组1例术后出现血肿,经处理后效果良好。如果出现发热,扩张区红、肿、痛,引流物混浊等感染现象,应积极使用敏感抗生素,冲洗扩张囊周围,充分引流,并加快扩张速度使扩张器展平,减少无效腔。我们认为,头部小切口植入扩张器是切实可行的,具有减少切口裂开,避免扩张器外露,缩短治疗周期等优越性。
【参考文献】 [1]马显杰,鲁开化,贺竹宁,等.扩张器外露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8,14(1):67-68.
[2]鲁开化,艾玉峰,郭树忠,等.皮肤软组织扩张应用于烧伤晚期整复[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6,12(1):60-61.
[3]宋慧锋,柴家科,陈敏亮,等.垂直微创切口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植入术[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6,20(1):86-87.
[4]王伟.整形外科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04-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