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整形外科学》

髂腹股沟分叶皮瓣修复虎口部电烧伤创面

发表时间:2010-09-29  浏览次数:562次

  作者:刘安 作者单位: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烧伤科(046011)

  【摘要】 目的:探讨修复虎口处电烧伤创面的优化选择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例电烧伤患者,虎口处掌、背侧同时存在创面,皮肤缺损7.5 cm×3.5 cm~11.5 cm×5 cm,均为全层皮肤焦痂,合并腱性组织外露,肌组织炭化改变。应用髂腹股沟分叶皮瓣移位修复虎口处创面,皮瓣切取呈两叶共蒂瓣状,范围8.5 cm×5 cm~13 cm×6.5 cm。供皮区可直接缝合。结果:术后皮瓣均成活。随访3个~6个月,皮瓣外观良好,虎口开大满意手功能评定按照AMA指导,评定满意。结论:采用髂腹股沟分叶皮瓣修复虎口部电烧伤具有皮瓣切取操作容易,受区组织修复满意,手功能恢复良好,手位舒适等优点。

  【关键词】 虎口部 电烧伤 带蒂移植 皮瓣

  手部接触电源机会最多,多为电烧伤入口,触电后反应性手握紧,未能及时摆脱电源,往往造成严重的虎口处组织损伤,表层焦痂形成,腱性组织外露或离断,肌组织失去生机,如不及时清除坏死组织恢复组织供血,继发性组织坏死,肌坏死挛缩,往往致残率严重[1]。作者对虎口部掌、背侧同时存在创面的病例,以髂腹股沟部旋髂浅血管及腹壁浅血管为共蒂的分叶皮瓣修复创面,取得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4年5月~2007年2月,作者单位收治的虎口部电烧伤男5例、女1例,年龄16岁~29岁(23±0.5)岁。其中低压电烧伤(电压<220伏)2例,高压电烧伤(电压1 000伏以上、22万伏以下)4例,虎口部烧伤创面掌、背侧同时存在,全部为Ⅲ°。合并肌腱伤4例,创面面积50.5±0.5 cm2。

  1.2 应用解剖

  髂腹股沟皮瓣为典型的轴型皮瓣,由直接皮肤动脉旋髂浅动脉供血。旋髂浅动脉于腹股沟韧带下2.5 cm自股动脉前面发出,外径0.8 cm~1.8 cm。它有48%和腹壁浅动脉共干,旋髂浅动脉发出后,在大腿深筋膜深面向外上行走1.5 cm后分成深、浅两支,浅支穿深筋膜,经过腹股沟淋巴结,浅出供应腹股沟皮肤。腹壁浅动脉起自股动脉,在腹股沟韧带下方2 cm~3 cm处发出,自外上径腹股沟韧带中点穿腹壁浅筋膜浅层,在其表面引走,发出多个分支。发出处的外径为0.8 cm~2.5 cm,蒂上2.3 mm[2]。由于这二轴型皮瓣的供应支走向呈向外、向上相互间形成约45°~70°之角度,为以腹股沟部旋髂浅血管及腹壁浅血管为共蒂的分叶皮瓣分别覆盖虎口部掌、背侧缺损提供解剖基础。

  1.3 手术方法

  行虎口处创面清创,切除坏死全层皮肤及焦痂,切除变性肌肉组织,尽量保留没有变性的的腱性组织,对于已发生离断的肌腱行原位固定标记,待二次皮瓣修薄时行掌长肌腱移植修复,3%双氧水溶液、生理盐水冲洗后待用。

  以股动脉在腹股沟韧带下的搏动点为旋转轴点,分别向脐及髂前上棘作连线,两线相交呈“V”型,以两线为轴,根据受区创面,设计双血管蒂的髂腹股沟皮瓣,蒂宽5 cm~8 cm。沿设计线切开皮瓣远端皮肤直至深筋膜,从皮瓣远端向蒂部分离,暴露蒂部旋髂浅血管浅支及腹壁浅血管,保留血管蒂周围组织,最后形成一个单皮肤蒂、双血管蒂的双叶髂腹股沟皮瓣。共蒂的双叶卷为一管状。分别覆盖虎口部掌、背侧创面,皮瓣区可直接缝合。

  1.4 观察指标

  移植皮瓣成活情况及手术后外观及手功能。

  2 结果

  采用此双叶共蒂皮瓣修复电烧伤虎口部深度创面,皮瓣最大面积7.5 cm×11.5 cm,最小面积3.5 cm×7 cm。术后皮瓣由初期浅红色渐变为正常皮肤色泽,6例皮瓣全部成活,断蒂时间为术后21 d~28 d。皮瓣区均全部甲级愈合。其中4例病人合并肌腱离断在术后90 d~120 d后再次引皮瓣修薄时行肌腱移植重建。术后虎口皮瓣色泽外观满意,手功能按照AMA指导[3],评定满意。

  3 讨论

  虎口部电烧伤,创面面积虽然不大,但处理不当可造成挛缩,继发性肌腱坏死、截指等严重功能障碍的后果,选择何种方法修复缺损创面需要根据患者的条件和医师的临床经验[4]。电烧伤由于局部高热、炭化,多合并深层组织损伤,创面处置不宜使用游离皮肤移植。而由于掌、背侧同时存在创面时,单一皮瓣受长度及角度影响,往往难以达到同时覆盖、消灭创面的目的。此皮瓣优点在于:①旋髂浅血管及腹壁浅血管发出相对恒定、表浅、走形变异较少;切取损伤小;供瓣区可直接缝合。②单蒂双叶状皮瓣同时修复掌、背侧,蒂部不扭转,血液供应保障。③带蒂移植后手位自然舒适,活动度相对好。是一个简单而适用的轴型皮瓣。根据作者经验,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断蒂后两瓣缝合处应尽可能远离虎口,在掌部相缝合,防止瘢痕形成,影响虎口张大。②对于肌腱处理,由于早期腱性组织有效血液供应缺乏,组织变性或缺损,Ⅰ期吻合难以修复,可在二次皮瓣修薄时移植修复。

  【参考文献】

  [1] 许伟石,石嘉芬.烧伤创面修复.第1版.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00~101.

  [2] 王 炜主编. 整形外科学.第1版.杭州:浙江科学出版社,1999:180~181.

  [3] 王澎寰主编.手外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21~823.

  [4] 潘云川,陈彦方方土,马心赤,等.应用不同类型皮瓣修复电烧伤深度创面. 中华烧伤杂志,2004,20(3):174~176.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