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用烧伤外用制剂对感染防治的实验观察
发表时间:2010-11-04 浏览次数:475次
作者:吴晓华, 严明忠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188医院,广东 潮州 521000)
【摘要】目的 研究几种常用的烧伤外用制剂的抑菌作用。方法 分别在灰尘污染的动物烧伤创面、烧伤肉芽创面应用几种烧伤外用药,通过组织细菌定量培养,比较各制剂的抑菌效果。结果 10%聚维酮碘软膏能有效抑制细菌生长,而0.5%聚维酮碘溶液、10%磺胺嘧啶银混悬液效果欠佳。结论 10%聚维酮碘软膏是一种良好的烧伤外用药。
【关键词】 烧伤;聚维酮碘;磺胺嘧啶银
Bacteriostasis of Several Kinds of Burnmedicament for External Application
Wu Xiaohua, Yan Mingzhong
(PLA No.188 Hospital, Chaozhou 521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bacteriostasis of several kinds of burnmedicament for external application.Methods After painting several kinds of burnmedicament at burnwound and granulationwound of animals that had been polluted by dust, their bacteriostases were compared by bactarial quantitative culture.Results We found that 10% of Iodinecomplexing ointment had a better bacteriostasis, and that 0.5% of Iodinecomplexing solution and 10% of SDAg suspension were not satisfactory. Conclus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as a burnmedicament for external application, 10% of Iodinecomplexing ointment is satisfactory for bacteriostasis.
Key words: burn; iodinecomplexing ointment; silver sulfadiazine
为适应战场成批烧伤救治的需要,我们对几种烧伤外用药的抗菌性能进行了研究,以期获得对创面保护作用好、抗菌效果可靠的处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0%聚维酮碘软膏为广州白云山外用药厂生产,0.5%聚维酮碘溶液为茂名消毒药厂生产,10%磺胺嘧啶银混悬液为自行配制。
1.2 动物致伤及分组
选择36只新西兰兔(中山大学提供)进行试验,将兔背部作为致伤部位。伤前1 d 将试验部位常规去毛,标记致伤部位。以甲氧氟烷吸入麻醉后,将动物拟致伤部位浸入80 ℃ 水10 s 后取出,制成15%Ⅱ度烫伤,(经病理切片证实),随机分成聚维酮碘软膏组12只,聚维酮碘溶液组12只,磺胺嘧啶银组12只。伤后分笼单独喂养,伤后立即腹腔注入生理盐水3 ml/kg,BSA予以抗休克。伤后第2天补液量减半,第3天不补液。
1.3 方法
1.3.1 创面灰尘污染试验
将取自树林的干燥泥土制成细沙后进行创面污染试验。动物致伤后,以电吹筒采用自然温度风力将制好的细纱1 g 均匀地吹到烧伤创面上对创面进行污染,污染后,不作清创,各组分别以对应的外用药直接涂搽创面,再以10层无菌脱脂纱布覆盖创面,以绷带包扎固定,连续包扎3 d 后开启敷料。取痂下组织进行组织细菌定量培养,判断创面侵入性感染的发生情况。判断创面侵入性感染的标准为:组织细菌量大于105/g判断为侵入性感染[1]。结果如表1。表1各组发生侵入性感染情况[n(略)]
1.3.2 肉芽创面应用情况
将烧伤后50个肉芽创面随机分成聚维酮碘软膏组、聚维酮碘溶液组、磺胺嘧啶银组。实验前以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取组织进行细菌定量培养,细菌量超过105/g 者计入研究统计。然后各组分别涂擦相应的外用药后以无菌敷料包扎连续3 d, 3 d 后开启敷料再以相同的方法取肉芽组织进行细菌定量培养。感染控制标准:用药后组织细菌量达到105/g 以下者,判断为感染控制。结果:聚维酮碘软膏组18例、聚维酮碘溶液组15例、磺胺嘧啶银组17例,用药前平均细菌数量分别为5.5×107/g、4.7×107/g、6.2×107/g。各组用药后感染控制情况见表2。表2 各组感染控制情况[n(略)]
2 讨论
2.1 从创面的灰尘污染试验来看,动物创面的灰尘污染程度较接近于战场烧伤创面的污染程度。对比不同创面处理方法结果显示,以10%聚维酮碘软膏作为烧伤创面的外用药,3 d 后抗感染情况明显优于0.5%聚维酮碘溶液组及10%磺胺嘧啶银混悬溶液组(P<0.01)。从战场处理情况来看,创面经一次处理后能达到伤病员3 d 转运后送是基本要求,可以说,以10%聚维酮碘软膏处理创面,能达到经一次创面包扎处理,连续包扎3 d 而不发生创面侵入性感染的要求。聚维酮碘软膏组18例经一次性包扎后连续包扎3 d,中间未做换药,均未出现侵入性感染;而0.5%聚维酮碘溶液组、10%磺胺嘧啶银混悬溶液组经相同处理后均发生了部分创面侵入性感染、其发生率分别为8.3%、16.7%。说明以10%聚维酮碘软膏作为战场烧伤的外用药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另外,以10%聚维酮碘软膏作为烧伤的外用药,处理创面时可不作清创,从而简化了创面的处理,尤其适合于战场成批烧伤的救治,可以节省时间,利于战场烧伤处理效率的提高。2008年10月 第36卷 第5期临 床 军 医 杂 志 (Clin J Med Offic)
2.2 创面感染,是烧伤治疗中面临的重要课题[2~5]。在战场上,感染创面的处理也是一项重要内容,以细菌含量极高的肉芽创面作为感染创面的研究模型,接近于战场感染创面的情况;以创面组织细菌定量培养作为创面感染的依据,细菌含量超过105/g 为组织侵入性感染的指标是一个公认的标准[1]。本组均为感染创面,经创面用药及连续包扎3 d 后,聚维酮碘软膏组、聚维酮碘溶液组、磺胺嘧啶银组的感染控制率分别为72.2%、20%、23.5%,聚维酮碘软膏组明显优于后两组(P<0.01)。说明10%聚维酮碘软膏能达到连续包扎3 d 且能有效抗感染的要求,而常规的0.5%聚维酮碘溶液以及10%磺胺嘧啶银混悬溶液效果较差。
【参考文献】
[1] 杨忠诚.烧伤治疗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15.
[2] 张国安,徐军,王浩,等.复合植皮治疗功能部位烧伤感染创面[J].中华烧伤杂志.2002,18(1):46.
[3] 王配合,彭毅志.烧伤感染创面痂下组织细菌的分离和药敏试验[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25(9):811.
[4] 李凤华.预防烧伤创面感染提高植皮存活率的探讨[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2000,11(3):63.
[5] 魏钦平,张霄,刘立新.重度烧伤难愈创面35例的治疗[J].临床军医杂志,2005,33(5):627-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