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整形外科学》

SMAS折叠结合外用Dermabond粘合治疗面部瘢痕

发表时间:2010-05-18  浏览次数:512次

  作者:郭金才 张志民 石杭燕 严晟 陈达 吴溯帆 作者单位:310014 浙江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

  关键字:SMAS折叠结合外用Dermabond粘合治疗面部瘢痕

  面部作为人体美学的集中体现部位,如其遗留明显瘢痕将对患者身心造成较大影响。如何提高面部瘢痕治疗效果,使其达到“有而不显”是整形外科的永恒目标之一。作者自2003年7月起,以SMAS折叠结合外用Dermabond(多抹棒)粘合治疗面部瘢痕共53例,取得了较好的美学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53例,其中男16例,女37例,年龄15~42岁,平均29岁。烧伤后瘢痕19例,外伤后瘢痕27例,术后瘢痕7例。瘢痕长度1.5 cm~14cm,宽度0.2 cm~3.5cm。瘢痕时间为6月~13年,平均1.5年。

  1.2 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瘢痕的部位、大小,与皮纹皱褶线走向的关系以及患者自身要求等因素,分别行单次切除,分次切除,“W”改型,多“Z”改型,“几何分解线”改型。术中均适度折叠(不要求分离)SMAS,以不引起面部局部器官变形为度。皮下经良好倒置缝合,真皮以5/0~6/0Proline缝线作真皮内缝合,使其皮缘达到轻度外翻。皮外则以多抹棒粘合两层,待其自然干燥,无需外用敷贴。

  2 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1年,外观改善明显,瘢痕细小甚至近距离内难以看出,患者均觉满意。无局部器官变形,感染,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

  3 讨论

  3.1 面部瘢痕的影响因素及SMAS折叠的意义

  面部瘢痕明显与否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受伤原因,部位,程度,是否合并伤口感染,伤(切)口与皮纹皱褶线走向的关系,患者体质,伤(切)口张力,术者手术精细程度等。在以上因素固定,术者手术技巧达到极限后,减轻切(伤)口张力的大小成为整形外科减小面部瘢痕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努力方向[1]。1976年Mitz和Peyronie通过对尸体的解剖研究发现,在头面部的皮下脂肪层深面存在着一个独立连续的解剖层结构,由浅表肌肉﹑腱膜组织构成,称表浅肌肉腱膜系统(SMAS)。SMAS折叠以往在面部年轻化术中应用较多,因注意到其组织坚韧致密,折叠缝合后能有效减少切缘张力的作用,将其应用到面部瘢痕手术,亦取得了良好效果。术中不必特意分离SMAS,只需折叠缝合即可,减少了损伤其深面面神经分支的危险。折叠程度以不引起面部器官变形为度,一般折叠范围限于瘢痕切除彻底松解后自然暴露的SMAS范围即可。

  3.2 皮内缝合技术及其意义

  真皮内缝合技术是一种高选择性的真皮缝合方法。与传统的皮下缝合方法不同,真皮内缝合技术仅选择性地缝合真皮,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张,以防止瘢痕一期愈合后在形成稳定瘢痕前的3~6月中因为持续的张力变宽[2]。传统的皮下缝合方法并非单纯的选择性缝合真皮,而是包括部分皮下组织,其持续减轻切口张力的作用不及真皮内缝合。真皮缝合的过程中,进针点一般以距皮缘1~2倍局部皮肤厚度为宜,缝线在真皮内潜行约0.6~1.0cm,缝合深度不可过浅,以免术后线结过于明显。理想的真皮内缝合后,缝线应位于真皮内较深的部位,并呈纵轴与皮面平行的长椭圆形。为实行良好的真皮内缝合,应于真皮与皮下交界处与两侧各分离约1.5~2.0cm,选择锋利的组织相容性良好的缝合材料。一般可选择5/0~6/0无色Proline缝线。SMAS折叠及真皮内缝合完毕后,两侧皮缘应呈轻度外翻的良好对合。如此即可形成张力自SMAS起,依次降低,至外层皮肤时基本达到无张力对合。同时因SMAS与真皮均属较为致密强韧的组织,可以承受较大的持续张力,以有效的减少瘢痕成熟前浅层皮肤所受张力,防止术后瘢痕增宽。本组病例随访6个月~1年后,均未发生明显的切口继发性增宽。

  3.3 Dermabond(多抹棒)在粘合皮肤切口中的应用 Dermabond(多抹棒)的化学成分为2-氰基丙烯酸辛基酯,是一种良好的皮肤粘合剂。使用时应将Dermabond(多抹棒)覆盖切口两侧约0.5cm两层,其干燥时间约为2~3min。Dermabond(多抹棒)所形成的胶膜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不会破裂,能有效阻挡切口的细菌污染。胶膜还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其外无需加用任何敷料,使切口更为美观。因其5~10天后可自行脱落,毋需拆线,故犹适于婴幼儿。注意在Dermabond(多抹棒)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避免进入眼球,以免造成眼球粘连。

  【参考文献】

  1 张宝林, 郝 平, 王曙蔓, 等. 颜面部瘢痕分期切除术17例.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3, 9:244~245.

  2 戚可名,编. 整形外科特色治疗技术.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4.769~770.

  3 Ira D. Papel, 主编. 面部整形与重建外科. 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55~57.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