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26例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09-07-01 浏览次数:717次
作者:南淑华
作者单位:054000 河北邢台,邢台市中医院
关键词 褥疮
褥疮是长期卧床病人由于没有及时翻身等原因,致使骨突处皮肤及皮下组织肌肉因压迫缺血、坏死、溃烂而形成。特别是瘫痪病人,由于神经功能丧失,感觉运动障碍,如在同一部位较长时间受压,即可造成受压部位组织压迫性坏死而形成。褥疮好发生于尾骶、股骨大粗隆、髂前上棘、足跟等部位。初期可见受压部位皮肤发红、紫暗,迅速形成黑色腐肉,出现局限性表面溃疡,开始局限于表皮,继之全层皮肤及皮下,痛或不痛,四周皮肤肿势平坦散漫,少有脂水。若得不到及时治疗,黑腐漫延不止,溃疡日渐增大,可伤筋损骨,预后较差。所以临床上对褥疮患者要做到,早预防、早治疗、精心护理,往往能获得痊愈。我科自2001年1月~2006年10月收治褥疮患者26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58~76岁,平均年龄68岁,病程3个月~2年。原发病为脑血栓后遗症者8例,糖尿病者6例,骨折者5例,其他慢性病长期卧床者7例。发生在尾骶处者12例,股骨大粗隆处者8例,多处者6例。早期褥疮2例,溃腐期者16例,疮面深、时间超过6个月者8例,经过综合治疗与护理2个月,痊愈23例,约占88.5%。
2 护理
2.1 重于预防 对住院的26例患者,除对发生的褥疮积极治疗外,要重视预防,防止其他部位再度发生。要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检查,保持内衣清洁平整。保持易发部位不受潮湿,保持床上功能锻炼,做到以上“四勤三保持”来预防褥疮发生。
2.2 一般护理 对新入院的患者,首先要了解患者的原发病、生命体征、褥疮的轻重的情况,在治疗褥疮的同时要对原发病进行综合治疗,特别是伴有高血压、肾病、糖尿病、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如不能有效的控制原发病,会直接影响褥疮的治疗效果,要对患者的皮肤、色泽、血运等情况有系统的了解,特别对年老、体弱、瘫痪、重度消瘦的患者要定时更换体位,每2h翻身1次,用热湿毛巾擦洗及按摩骨骼隆起受压处,每日至少2次,消瘦显著者可用50%乙醇或红花乙醇按摩。如皮肤干燥且有脱屑者,可涂少量润滑剂,以免干裂出血。加强患者的营养摄入,由于长期卧床,患者往往食欲不振,要嘱患者多做床上功能锻炼,多食高纤维、高维生素,除肾病患者外,要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利于褥疮的愈合。
2.3 局部护理 早期褥疮表现为局部皮肤色泽的改变,这时要特别注意勤翻身,密切观察病情的发展,在局部按摩的基础上,用红外线照射,局部红肿明显者,用活血解毒液湿敷(药物组成:当归、川芎、桃仁、红花、鸡血藤、丹参、苏木等),每日2次,每次30min,有表面溃烂者,用利凡诺液及除湿解毒液(药物组成:苍术、黄柏、当归、白芷、连翘、苦参等)交替湿敷,每4h交替1次,每次30min,溃腐期若脓汁稠厚,腐肉较多者先用双氧水清洗,尽量除净坏死组织,然后用祛腐解毒液湿敷(药物组成:当归、白芷、浙贝母、蒲公英、冰片等)。或用红油膏掺九一丹外敷。对创面深,时间长,愈合迟缓的患者,用生肌解毒液湿敷(药物组成:白及、白芷、熟地、当归、白芍、天花粉、鸡血藤等),每日2次,每次1h。对脓液引流不畅者,要及时切开,行清创引流术。(注:以上湿敷液为我院制剂室制)
3 出院指导
出院后,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锻炼,合理饮食,生活要有规律,不断增强体质,重视皮肤的保健、清洁与护理。患者如有大小便失禁、呕吐及出汗等情况,应及时擦洗干净,保持干燥,保持衣服、床单清洁平整无褶。对有褥疮发生倾向的部位,应垫以海绵、软枕、气圈、床上支架等,以免受压,对水肿及肥胖患者不宜应用气圈,因局部压力大,反而影响血液循环和汗液蒸发而刺激皮肤,改用软垫。肢体如有浮肿,可垫软枕于腿下,以抬高肢体,并经常按摩,更换体位。大小便更换便盆时动作要轻巧,防止损伤皮肤。皮肤瘙痒的患者,避免用力搔抓,可用止痒软膏外涂,或止痒搽剂外擦。另外,要与病人建立联系,定期随访,遇有褥疮倾向的情况,应马上采取局部空悬,配合红外线照射,每日2次,每次10~15min,总之对长期卧床的病人,一定要做到“四勤三保持”,避免褥疮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