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特大面积烧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
发表时间:2009-09-07 浏览次数:632次
作者:谢丽珍 罗爱春 作者单位:353000 南平 解放军第92医院烧伤整形科
【关键词】 烧伤; 深静脉血栓
护理大面积烧伤患者由于卧床时间长,疼痛限制活动,血流缓慢;休克期严重脱水,血液浓缩,血液的粘滞度增加;反复静脉穿刺等原因易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DVT若治疗护理不当,可能造成重要器官栓塞的严重后果。我科曾收治1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入科后75 d出现左下肢DVT,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32岁,因“全身多处钢水烧伤”入院。入院诊断:①烧伤(71%)。其中浅Ⅱ度22%,深Ⅱ度15%,Ⅲ度34%;②中度吸入性损伤。入院后予补液、抗休克、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并行气管切开。度过休克期后行翻身床治疗,经多次切削痂、清创、植皮术后,患者创面大部分愈合,残余少许散在创面。伤后75 d患者出现左腹股沟处疼痛、肿胀、压痛,左下肢肿胀,周径与对侧下肢相比增加7 cm,左下肢皮温升高,活动受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左下肢髂外静脉、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股深静脉及静脉内血栓形成。血小板530×109/L,凝血酶原时间7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5 s,表明血液呈高凝状态。即予患者经健侧肢体静滴右旋糖酐40加尿激酶,口服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华法林、肠溶阿司匹林等,同时加强抗感染治疗。患肢抬高30°,局部以红外线灯照射、33%硫酸镁湿热敷等,促进静脉血液回流。经治疗患者左下肢胀痛未加剧并逐渐消肿,2周后复查彩超示血流通畅,血管壁平滑。继续口服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进行预防性治疗。而后患者烧伤创面愈合,功能康复后痊愈出院。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本例患者烧伤后病情重、病程长,长期卧床极度焦虑,在烧伤治疗过程中并发DVT,使患者更加恐惧、绝望,护士主动与患者交流,讲解烧伤治疗过程、DVT的原因、治疗过程及注意事项等,并请康复期患者现身说法,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及恐惧心理,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2.2 一般护理 DVT后1~2周内病情最不稳定,栓子极易脱落,要十分警惕肺栓塞发生[1]。应绝对卧床1~2周,抬高患肢20~30°并制动,33%硫酸镁湿热敷左腹股沟处,红外线治疗仪照射左下肢,3次/d,以减轻肿胀,促进血液回流。每天测量患肢周径并与健侧对比,观察患肢肿胀消退情况并记录。急性期禁止按摩及剧烈运动,避免用力咳嗽,保持大小便通畅,以防静脉栓子脱落随静脉回流,导致肺栓塞。如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发绀、胸痛及休克等表现应考虑肺栓塞,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遵医嘱给予溶栓、抗感染、抗凝等治疗,抗凝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出血情况,监测患者凝血指标,避免在患肢输液,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弹力绷带。2周后鼓励并指导患者进行患肢运动,给予低脂、低盐、清淡饮食,嘱其多饮水,戒烟酒,增加营养,继续使用弹力绷带。
3 预防
对烧伤并发DVT的防治,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应早期行切削痂手术,缩短病程;早期进行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患者早期有意识进行下肢肌肉收缩,做肢体的主动或被动运动,适当抬高患肢,并可做肢体远端按摩及红外线治疗仪照射,促进静脉血液循环。对须长期输液患者应经常更换输液部位,尽量避免长期在下肢静脉输液,避免反复穿刺股静脉抽血,股静脉抽血后按压的时间要长些,一般按压10 min为宜。也可选择腋静脉等其他部位交换抽血。使用翻身床者,俯卧位时,应避免下腹部海绵垫压迫髂、股静脉,以免加重局部血流淤滞。
【参考文献】 1 沙克芳,贾蕊.药物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00,15(7):526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