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地区2008年~2012年烧伤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发表时间:2014-04-10 浏览次数:1250次
粤北人民医院烧伤科自2008年~2012年期间共收治烧伤患者3129例,本文就烧伤原因、患者年龄构成、受伤时间、受伤地点等逐项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调查所用资料来源于汕头医科大学附属粤北人民医院烧伤科2008年~2012年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ICD-9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分类》进行致伤原因分类。
1.2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2结果
2.1烧伤致伤原因构成: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烧伤致伤原因中热液烫伤为主要原因(1853例,占59.25%),其余为火焰烧伤(1046例,占33.43%)、电烧伤(98例,占3.15%)、化学烧伤(75例,占2.31%)。
2.2烧伤患者年龄构成:研究显示,男性烧伤人数多于女性,男∶女为2.52∶1,两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23,P<0.01),本结果与朱力等[1]研究报告基本一致。12岁以下儿童占住院患者50.24%,青少年占5.31%,成人占37.20%,老年占7.25%。
2.3烧伤患者地区分布:住院患者中,农村患者占78.56%,城市患者占21.44%,农村比例高于城市,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4烧伤时间分布:烧伤患者按月份统计,6~9月份的发生率较高,17∶00~22∶00烧伤发生率高(40.23%)。
2.5烧伤患者职业构成:工人占25.44%、农民占15.85%、待业占1.56%。其中从事危险职业如电工、钢铁工人、司机、厨师烧伤发生率高。
2.6伤后入院前创面处理:烧伤正确处理(如冷敷或水冲洗)占52.16%,处理不当(如外涂食用盐、酱油、中草药,工业油、尿液、红汞等)占9.97%,烧伤后未做任何处理占37.87%。
3讨论
3.1烧伤发病趋势:随着国家安全生产法规逐渐完善,执行力度逐年提高,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正在逐年下降,特别是韶关地区关闭煤炭行业,退出鞭炮制造行业。近些年,瓦斯爆炸,鞭炮烧伤,铁水烧伤等重大灾害事故逐年减少。生活烧伤包括热水、煤气、电烧伤,所占比例逐年提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儿童及老年人烧伤比例呈上升之势。分析原因,韶关地区青年人多外出珠三角打工,留守儿童及老年人由于缺乏相应的烧伤风险预警能力,加之粤北地区经济水平较低,部分农村地区仍然使用柴火,瓶装煤气。客观上增加了烧伤发生风险几率。
3.2烧伤致伤因素:从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儿童烧伤多以热力烧伤为主,其中热水烫伤为主要致伤原因,与聂学等[2]研究结果相符。烧伤程度多为重度烧伤,占35.71%。由于小儿发育未成熟,具有特殊性,好奇心强,但缺乏评估风险能力,同时受自身生理条件限制,自我保护性差,国内外研究发现,儿童烧伤发生地点多集中在室内,多由玩耍时不慎打翻热液引起[3-4]。2012年我科就曾经成功抢救过英德地区5名因点燃烟花火药导致大面积烧伤的患儿。成人烧伤以火焰烧伤,电力烧伤为主,多发生于工作场所,占78.23%。成人烧伤患者多数文化程度低,防火知识欠缺,安全意识差,工作中不按照安全规范操作。老人烫伤主要为日常生活烧伤,韶关地区留守老人多,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老人行动迟缓,反应相对迟钝,导致发生烫伤时躲闪不及,加之老人皮肤较正常人皮肤薄,烫伤后深度较正常人深,且愈合能力差。往往病程长,住院费用大,预后不佳。
3.3烧伤季节及时间分布:本组统计结果显示,烧伤患者发生时间多集中于夏、秋季节,与既往研究相符,分析原因,与天气炎热、着装少、皮肤部分裸露有关。17:00~22:00为一天中发生烧伤事件较高时间段,常发生在家长帮儿童洗澡时和晚饭餐桌上。
3.4伤后处理:随着人们文化水平提高及媒体宣传加强,烧伤后处理逐渐规范、科学。但仍有部分家属伤后外涂食用盐、酱油、中草药,工业油、尿液、红汞等,基层医院较常用的为湿润烧伤膏。此类患者入院时间晚,大多合并创面感染,预后疤痕明显,且部分患者出现脓毒症。烧伤不仅毁坏财物,导致严重经济损失,而且致人死亡,残疾和严重心理创伤。有报道表明,烧伤患者的发生率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有关[5]。烧伤重在预防,必须加强消防事业及卫生事业建设,加强社会消防管理,同时普及烧伤预防知识,加强安全教育,增强人们对危险的预知能力。小儿烧伤不仅阻碍其身体发育,而且给其心理造成影响,为烧伤预防重点所在[6]。儿童烧伤占烧伤患者一半以上,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儿童烧伤发生率,是一项有重要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意义的工作[7],必须加强留守老人及儿童防火健康知识宣教,进一步普及烧伤急救知识,才能从源头控制烧伤事件发生,减轻烧伤对儿童伤害。
4参考文献
[1]朱力,吴亚雪,黎鳌.1946例儿童烧伤原因分析[J].中华烧伤杂志,2001,17(5):3121.
[2]聂学,尚大庆.小儿烧伤相关因素调查[J].吉林医学,2007,28(4):482.
[3]Petridou E,trichopouious D,Mera E,et al.Risk factors forchildhood burn injuries[J].Greece J Burns,1998,24(2):123.
[4]刘兰,方浩,何兴艳.1458例烧伤原因的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2001,5(3):217.
[5]Mabrouk A,Masser A,Nasser S.An epidemiologic study ofelderly burn patients in ain shams university burn unit,cairo,egypt[J].burns,2003,29(7):687.
[6]杨雄,闫志文,田详.289例小儿烧烫伤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6):2446.
[7]黎鳌.我国烧伤外科的主要成就与展望[J].中华创伤杂志,1997,13(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