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4-06-26 浏览次数:705次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主要发生在解剖颈下2~3 cm处的胸大肌止点之上,该部位属于解剖结构的较为薄弱的环节,容易发生骨折,主要在老年人群中高发[1]。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8月收治的108例需要手术治疗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手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8月收治的108例需要手术治疗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男89例,女 19例,年龄50~85岁,平均(69.8±6.5)岁。所有患者均经X线片检查确诊,均属于闭合性肱骨外科颈骨折。Neer分型中Ⅱ型26 例,Ⅲ型62例,Ⅳ型20例。
1.2 方法: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分别给予解剖钢板固定治疗的 62例,术中将患者骨折断端充分暴露,将血肿、嵌入的骨折断端软组织充分清除后将骨折复位,并使用巾钳进行临时固定,在距离骨折线2~3 cm处按照前内—外下,外上—内下的顺序将两颗克氏针分别钻入,后使用钢丝捆绑收紧后给予“8”字固定;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的16例,术中充分暴露骨折断端,取出肱骨头进行测量,保留尽量多的大、小结节与其肌肉止点,置入相应的假体,确定假体后倾角度、假体高度以及软组织张力均符合要求后方可取出假体试模,后置入骨水泥,再安装合适的假棒,对肩关节进行复位;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的30例,术中将骨折断端充分暴露,牵引复位骨折远端,使用复位钳或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后选择合适长度的锁定钢板安置,使用3.5 mm的皮质骨螺钉将钢板固定在肱骨干上,锁定螺钉,之后锁定肱骨干上端。术后根据患者骨折愈合情况适当进行功能训练。
1.3 疗效判定标准:优:肩部外形正常,活动范围恢复正常,临床疼痛等不舒适感觉消失;良:肩部外形正常,活动不受限制,无明显疼痛等不适感;尚可:肩部外形正常,活动轻度受限,疼痛能够耐受;差:肩部外形正常或者畸形,活动受限,疼痛症状显著,日常生活受到限制[2]。
2 结果
术后对108例患者进行随访,患者均在1期愈合,均未发生肱骨缺血、坏死症状。应用Neer标准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其中优 58例,良23例,尚可17例,差10例,优良率为75.0%,
3 讨论
肱骨外科颈骨折在临床上是较为多见的骨折类型,其骨折情况具备多样性以及复杂性,就目前来看,临床上尚未发现最佳的治疗方案[3]。对患者应用手术治疗时,首先要考虑到个体差异,对患者骨折的类型加以明确,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软组织损害程度以及骨折的具体情况等给予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力求为患者提供较为良好的骨折复位临床治疗。本研究中,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分别给予患者解剖钢板固定、人工肱骨头置换术以及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固定的手术治疗方法,108例患者经过治疗以及术后积极的功能恢复训练,优良率达到了75.0%。这充分说明选择合适的手术固定方式,规范操作手法,减少软组织再损伤,避免对骨折后的血运产生影响,并给予早期正确的功能训练,能够起到较好的手术治疗效果。
4 参考文献
[1] 王 锐.肱骨外科颈骨折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D]. 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124.
[2] 李海生.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NeerⅡ、Ⅲ型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3.
[3] 杨国云,王华举,秦登明.手法复位超肩关节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J].求医问药,2012,86(13):254. [收稿日期:2013-11-20 编校:郑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