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固定架在伴血管损伤的下肢开放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4-04-28 浏览次数:659次
下肢骨折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在整复方面对于对位、对线的要求较为严格,如果经过整复后有成角畸形形成,将会对下肢的负重功能产生不良影响[1]。在临床治疗上,若下肢骨折患者伴有血管损伤的情况,将会增加治疗难度。临床上通过应用外固定架治疗下肢骨折伴血管损伤,取得了理想的疗效。选择50例下肢骨折伴血管损伤患者应用外固定架进行治疗,以探讨其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3月~2012年3月下肢骨折伴血管损伤患者,男38例,女12例,年龄18~65岁,平均(39.51±3.65)岁。50例患者的致伤原因有多种,例如挤压伤、砸伤、打击伤、坠落伤以及交通事故伤等。50例下肢骨折患者中,共10例胫腓骨中远端骨折,31例胫骨平台骨折,9例股骨下端骨折与股骨髁部骨折。50例患者的血管损伤情况:12例胫前并胫后动脉损伤,40 例腘动脉损伤,8例股动脉损伤。
1.2 方法:首先给予50例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对开放伤患者行彻底清创。接着,在C型臂透视的前提下,进行牵引,结合骨折复位的实际情况,对外固定架的固定位置做出预测。其中,手术前,对于股骨近端定位股动脉,对于股骨远端定位内收肌管,对于胫骨近端定位腓总神经。其次,在股骨与胫骨的内侧、外侧安装单臂固定架,在透视下进行手法复位,期间对骨折的对位情况、对线情况进行观察并确定其良好性。需要注意的是,手术操作期间,保护好骨膜、骨组织等,通过采用持骨器进行临时固定,若碎骨较大可首先采用丝线(钢线)以及螺丝钉进行固定后,再上外固定架,以确保复位效果。由于本组50例下肢骨折患者均伴有血管损伤,因此在固定骨折端并构建支架前,需要首先进行清创,构建起支架后吻合血管。手术后,可采用外展架对患者的患肢进行固定,并结合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其进行适度的功能锻炼。拆线时间为2周后,患者出院时,应指导患者保持下 肢的功能锻炼,并定期复查,结合X线检查情况拆除外固定架,本组患者在出院3个月后逐渐恢复负重,出院后视恢复情况在 15~45 d弃拐,去除外固定架时间在4~6周。术后随访1年,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
1.3 疗效评估方法[2]:以HSS膝关节评分作为疗效评估依据,该评分方法的评分内容包含有稳定性、疼痛程度以及活动范围。评估期间,若患者存在对线不良、屈曲角度以及伸直滞缺等情况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其中分数在85分以上为优,在70~84分之间为良,在60~69分为中,在60分以下则为差。
2 结果
术后对50例患者进行随访发现,采用外固定架进行治疗,治疗有效率为98%。其中,15例优,29例良,5例中,1例差。其中评分为差的1例患者,手术后其外固定架针道出现感染的情况,延长了骨折愈合时间。
3 讨论
下肢骨折是指患者的下肢与下肢带骨出现骨连续性中断,而患者若伴有血管损伤的情况,情况则更为恶劣。一方面,若动脉血管由于损伤而彻底断裂,血管断端将会回缩至临近组织,同时断裂内膜出现向内卷曲的情况,形成血栓,而动脉远端的搏动也会同时消失。在血管彻底断裂的情况下,患者的出血量虽然不多,但是极易导致肢体远端出现坏死的情况。另一方面,动脉血管出现局部断裂时,那么断裂部分的动脉将无法完全回缩到临近组织,同时还会由于动脉回缩加大损伤裂口,引起严重的出血情况[3]。下肢是行走、负重的重要支撑,因此需要具备高度稳定性。临床治疗中,若复位情况不佳,出现大成角畸形等不良情况,将会对下肢产生不良影响。外固定架具有多种优点,例如应用简单快捷、稳定效果好、可进行适当复位、软组织创伤小、感染风险几率低、充分固定后可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等[4]。本次研究通过给予50 例下肢骨折伴血管损伤患者应用外固定架进行治疗,取得了理想的疗效。这一研究结果显示出,在下肢骨折伴血管损伤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外固定架,疗效明显。然而,应用外固定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钢针放置不合理可阻碍到皮瓣的移植,进而对软组织重建手术产生不良影响[5]。本次研究中,有1例患者正是由于钢针插入不恰当,进而引起早期针松动,最终引发针道感染,影响到病情的恢复。因此,临床医师在进行手术治疗前需要对其不足之处充分掌握,在手术操作期间尽量避免,以免影响到治疗效果。综上所述,在下肢骨折伴血管损伤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外固定架,对于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可起到明显作用,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应用。然而由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因此在临床上应用外固定架前,需对相关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从而充分了解外固定架的优缺点,为临床治疗中合理应用外固定架提供指导依据,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外固定架的预期效果,促进下肢骨折伴血管损伤患者的痊愈。
4 参考文献
[1] 白志刚,聂继平.血管移植加外固定架固定治疗伴血管损伤的下肢骨折[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3):291.
[2] 毕卫伟,汪步兴,乔永平,等.外固定架结合显微技术治疗合并血管损伤的肱骨干开放骨折[J].中医正骨,2009,21(12):18.
[3] 胡元斌,戴善和,郭开今,等.膝关节周围骨折伴腘(股)动脉损伤28 例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2010,31(1):93.
[4] 刘志旺,刘会仁,李瑞国,等.外固定架结合显微外科修复伴血管损伤的严重下肢开放性骨折[J].创伤外科杂志,2009,11(2):127. [5] 谢德富,江 涛,肖 波,等.外固定架在伴血管损伤的下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6):189.
[收稿日期:2013-11-20 编校:郑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