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组织病理制片三种脱钙液的比较
发表时间:2014-04-08 浏览次数:690次
由于骨组织、骨肿瘤以及钙化病灶里存在大量的钙盐和无机盐,会妨碍对骨组织进行直接切片。因此,必须先采用一定的方法将组织中的钙盐除去,使组织软化后才能进行制片。如此说来,选择一种既能保持骨组织形态,又能获得满意制片效果的脱钙方法成为临床病理诊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脱钙方法是使用硝酸、盐酸等强酸溶液,虽然脱钙的效果较好,但是常常会引起组织结构的严重破坏,而且由于使用了强酸,中和的时间长,染色的效果也往往不太理想,从而影响了组织的诊断和研究[1]。因此,找到一种合适高效的脱钙液进行骨组织脱钙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通过实验比较日常工作中常用的三种脱钙液的脱钙效果,以期获得能够广泛使用于临床病例制片的骨组织脱钙液。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病变骨、骨肿瘤以及钙化组织样本120例,包括各种类型骨的骨干、骨端骨皮质和骨髓质,将样本分成A,B,C三组。保证各组骨组织性质没有差异。
1.2脱钙液的制备:选取日常工作中常用的三种脱钙液,配方如下:A组脱钙液:10 m硝酸加蒸馏水90 ml;B组脱钙液:甲酸25 ml加甲醛5 ml加蒸馏水70 ml;C组脱钙液:盐酸10 ml,甲酸15 ml,10%中性福尔马林50 ml,95%乙醇50 ml。
1.3方法:将骨组织修成1.5 cm×1.5 cm×0.5 cm的骨块,在10%的中性福尔马林浸泡20 h,然后分别置于三种脱钙液中,在相同温度下浸泡一段时间后,及时更换脱钙液,当用缝衣针能够无阻力的顺利穿过,手术刀可以顺利切开时,说明脱钙成功,流水3~4 h。下面进行常规脱水、石蜡包埋、HE染色即可。
1.4切片质量评价标准:切片连续,外观完整,厚薄均匀,于镜下观察可见组织结构完整,无刀痕,这种情况可判定为良好,达不到以上标准则视为欠佳。
1.5 HE染色效果判断标准:细胞内核质层次分明,颜色鲜亮,对比明显,判断为良好,达不到以上标准则视为欠佳。1.6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脱钙时间采用t检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三种脱钙液的脱钙时间:A组脱钙时间为(21.5±2.5)h,B组脱钙时间为(18.5±2.3)h,C组脱钙时间为(15.2±2.0)h,C组脱钙时间短于B组(t=8.67,P<0.05),B组脱钙时间短于A组(t=6.78,P<0.05)。
2.2比较三组切片质量及染色效果:C组不管在切片质量还是在HE染色效果上,质量和效果都要明显优于B组和A组。
3讨论
骨组织不同于一般的软组织,是一种较为坚硬的结缔组织,由粘多糖和一些胶原纤维样骨胶纤维构成的骨样组织和沉着于其中的无机盐(骨盐)形成的[2]。无机盐主要以羟基磷灰石结晶的形式存在,绝大多数为水合磷酸钙,此外还有微量碳酸盐和柠檬酸盐等[3],因此,骨组织不同于其他组织,在制片前需要将组织中含有的钙盐用脱钙剂除去。因此,找到一种简单、高效、快捷、方便的脱钙方法是骨组织病理学研究的重要环节。从早前的微波脱钙技术到传统的酸类脱钙方法,广大科技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研究。传统的脱钙一般用硝酸,其效果不稳定,经常会出现脱钙不足或者骨组织过度脱钙的情况。脱钙不足则会导致切片破碎,甚至切不成片且极易脱片;脱钙过度则会导致组织结构及细胞成分的破坏,造成细胞核不着色或着色很浅,从而影响对病变组织的病理学诊断[4]。本研究从三种常用脱钙液的脱钙时间、切片质量以及HE染色效果方面比较发现,C组脱钙液的脱钙时间是最短的,为(15.2±2.0)h,B组脱钙液的脱钙时间为(18.5±2.3)h,A组脱钙液的脱钙时间为(21.5±2.5)h,C组样本的切片质量以及染色效果也是最好的。C组脱色液的成分有盐酸10 ml,甲酸15 ml,10%中性福尔马林50 ml,95%乙醇50 ml。甲酸对组织的损伤较小,脱钙较温和,而且对染色影响较小。而盐酸能够使脱钙迅速,从而缩短了脱钙处理的时间,另外,盐酸对组织不膨胀,有少量的收缩作用,所以这两种酸的混合使用,既缩短了脱钙的时间,又可以防止纤维组织过度膨胀,也减少对组织的破坏,降低对染色的影响[5]。
4参考文献
[1]吴璠,吴鹏.骨组织标本脱钙法的改进[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8,10(1):46.[2]张旭东,熊正文,张华东.骨组织脱钙技术及其应用[J].2011,24(11):1264.
[3]熊正文,朱光君,李春光,等.提高骨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质量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2,11(1):106.
[4]陈世梁,卢志承,董玉英.介绍一种改良脱钙液在骨组织制片中的应用[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9,25(5):557.
[5]王晓萌,丁洋,王晓梅,等.一种简便快捷的骨及钙化组织脱钙液[J].临床与实验病学杂志,2011,27(5):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