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骨外科学》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72例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4-02-10  浏览次数:564次

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和继发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女性多于男性,常表现膝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行走和日常生活。传统的治疗方法多应用非甾体类药物,虽有止痛作用,但只能缓解症状,而且不良反应大。我院2011年6月~2013年1月采用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同时配合中药内服,静脉滴注鹿瓜多肽注射液,临床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前来我院就诊的7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观察对象,72例102膝,其中男23例64膝,女49例38膝:年龄43~70岁,平均55.6岁,左膝44例,右膝58例,其中双膝32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6年,平均2年8个月。将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1],不能持重,屈伸功能受限,活动时有摩擦感,上下楼梯或蹲下站起时疼痛明显。查体膝关节周围有明显压痛,髌骨研磨试验阳性66例,股四头肌紧张试验36例。X线片检查:髌骨、股骨髁增生,伴有关节狭窄、髁间棘变尖。1.3 排除标准:①膝关节诊断有肿瘤、结核、化脓和关节内有骨折者;②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严重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③膝关节周围有严重皮肤缺损或溃疡者;④年龄<40岁或年龄>70岁者;⑤关节明显狭窄、关节僵直者。1.4 治疗方法1.4.1 治疗组:①关节腔内注射:患者取屈膝仰卧位,曲膝关节内侧或外侧进针点,常规消毒,严格无菌操作,选5号无菌针头进行关节穿刺,当进入关节腔内时,缓慢注入玻璃酸钠3ml,用无菌敷料包扎,适当左膝关节被动屈伸活动。②中药内服:独活寄生汤加减:熟地12g,杜仲12g,牛膝15g,川芎12g,党参15g,当归10g,白芍10g,独活10g,丹参15g,狗脊12g,威灵仙15g,防风15g,肉桂5g,甘草5g。随症加减:腿疼屈伸不利加木瓜、伸筋草;局部压痛明显加桃仁、红花;寒湿者加苍术、白术、薏苡仁;气血虚者加黄芪、鸡血藤。上药文火久煎,1剂/d,分2次半空心服(饭后1~2小时),10天1个疗程。③鹿瓜多肽注射液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鹿瓜多肽注射液12静脉滴注,1次/d,10d为1个疗程。1.4.2 对照组:①关节腔内注射:取曲安奈德注射液20mg加利多卡因,1次/周,3周1个疗程,穿刺方法与治疗组相同,1次/周,②口服奈丁美酮胶囊25mg,2次/d,饭前服。1.5 疗效观察:疗效可从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个方面分别进行评定:膝关节肿胀、疼痛等相关症状彻底消失,受累关节恢复正常被判定为痊愈;膝关节疼痛相关症状有大幅度减轻,仅部分关节功能未恢复被判定为显效;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等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被判定为有效;所有症状没有得到任何改善或反而加重被判定为无效[2]。1.6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病变,属祖国医学“骨痹”范畴,祖国医学认为此病与年老体弱、长期劳损、外感风寒湿邪有关。本方以补益肝肾、舒筋活血、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为大法。方中以杜仲、寄生、牛膝、狗脊补益肝肾、强壮筋骨,当归、川芎、丹参、熟地、白芍补血活血、温经通络,威灵仙、独活、防风祛风除湿、散寒止痛,党参、、茯苓、甘草补气健脾、扶助正气。全方共凑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之功。玻璃酸钠是关节滑液和软骨基质的主要组成成分,一方面具有润滑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组织间的摩擦,另一方面具有弹性作用,能够缓冲应力对关节软骨的作用,发挥应有的生理功能。玻璃酸钠还有屏蔽作用,可屏蔽痛觉感受器,消除致炎和止痛物质,从而缓解临床症状[3]。鹿瓜多肽注射液可有效促进机体内影响骨形成和吸收的骨源性生长因子合成。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阻止病情发展,可改善膝关节功能,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0.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9.

[3] 景元伟,陆键祖,120例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及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5,13(1):40.

[收稿日期:2013-10-31 编校:潘宏竹]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