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4-01-22 浏览次数:504次
为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对我院2008年1月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均严格给予有效的深静脉血栓防治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08年1月开始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均严格给予有效的深静脉血栓防治护理,选择33例为试验组,男 14例,女19例,年龄55~89岁,平均67.45岁。2008年1月前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均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相关常规护理,选择26例为对照组,男12例,女14例,年龄57~92岁,平均68.39 岁。两组诊断分布:髋关节骨性关节炎9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5 例,股骨颈骨折41例,类风湿关节炎4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组成及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功能锻炼,麻醉作用未消失前,由护理人员双手交替挤压双下肢腓肠肌,被动按摩,每2小时做20~30次,麻醉消失后指导患者主动或被动跖屈、背伸足踝部、踝关节内翻、外翻活动;术后第2天被动按摩腓肠肌、股二头肌、股四头肌,3~5 min/次,2~3次/d。第2天后由被动运动逐渐转为主动运动,包括跖屈、背伸足踝部,腓肠肌、股二头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每个动作练习10次为1组,每4小时练1组。在做系统功能锻炼时始终保持患肢外展30°中立位。建立功能锻炼及观察记录卡,每天测量大腿周径(膝关节上10 cm),随时观察局部有无水肿或压痛,询问患者的自觉症状、有无酸胀不适或者疼痛等感觉并详细记录,术后7 d观察其效果。 1.3 早期诊断及判断标准:本病一般无自觉症状,少数患者会出现单侧小腿部水肿,出现红斑,局部皮温升高,常伴有下肢不适或模糊的疼痛感,腓肠肌、大腿肌出现压痛,全身反应主要为低热,不规则发热。局部体征Homan阳性,因而大多数患者仅凭临床表现无法诊断。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为无创性检查,对DVT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由于全髋术后 DVT的发生多在1~7 d内,因此采取第7天彩色多普勒检查,以增加检出率[1]。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 x ± s )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2,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全髋关节置换是对股骨头坏死、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头下型)等髋关节疾病的最佳治疗手段。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DVT形成的三大因素是血液滞缓、高凝状态和静脉瓣膜损伤[2-4]。手术过程可发生静脉壁的损伤,而长时间卧床又使血流滞缓,另外手术的刺激使机体处于应激的高凝状态,使血小板的黏附功能增强,纤溶功能降低,从而有利于血栓的形成,以小腿肌肉静脉丛和髂股静脉发生的几率最高[5]。据报道,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在没有预防性抗凝的情况下,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40%~80%,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1 5%~ 2 5%, 肺栓塞发生率 0.5%~2%[6]。因此,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已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DVT形成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肿胀、患肢疼痛等,这些症状和体征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易于观察的客观指标,每天观察局部有无水肿或压痛,询问患者的自觉症状、有无酸胀不适或者疼痛等感觉,测量患者大腿周径,监测疼痛的程度,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确定患者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减轻了肢体肿胀及疼痛,有效预防和减少了DVT的形成。
4 参考文献
[1] 邱贵兴,杨庆铭.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专家建议 [J].中华骨科杂志,2005,25(10):636.
[2] 刘 霞,张朝晖.功能锻炼对THA患者术后早期行走功能的影响 [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18.
[3] 张 莓,刘 静,周燕辉.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干预与体会 [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4):95.
[4] 刘 伟,刘志英.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0, 17(14):77.
[5] 冯会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实用骨科杂志,2007,9(9):153.
[6] 邱 冰,赵筑川,田晓滨,等.低分子肝素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 DVT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学,2006,13(2): 288.
[收稿日期:2013-07-19 编校:郑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