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与MRI诊断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14-01-20 浏览次数:490次
缺血性股骨头坏死以中老年人群多发,临床症状主要为髋部疼痛、活动受限等。发生原因多与外伤史、酗酒、长期过量应用激素及血液病等有关[1]。此类患者若治疗不当或发现较晚,很易导致不可逆的髋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因此,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改善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2]。笔者通过分组对比的方法观察了多层螺旋CT与MRI在不同分期股骨头坏死中的诊断符合率,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观察对象共36例,均来自2012年4月~2013 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男21例,女15例,年龄26~74岁,平均(42.15±6.14)岁。双侧股骨头坏死11例,单侧25例,总共47个股骨头。患者入院时有28例伴有髋关节疼痛,17例髋关节活动受限,9例有跛行症状。病史:12例有外伤史,15例有长期应用激素史,9例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经手术病理诊断,Ⅰ期8例(12个股骨头),Ⅱ期14例(19个股骨头),Ⅲ期14例(16个股骨头)。
1.2 分期标准:本次研究参照李素丽等研究标准,将股骨头缺血坏死程度分为4期,Ⅰ期:股骨头形态正常,无畸形变化,CT下可见斑片状骨疏松或正常,MRI检查,T1WI像可见局部斑点状或线条状异常信号。Ⅱ期:股骨头关节面正常,CT检查可见骨小梁呈星芒状结构变形或增粗,局部可见囊状透亮区及硬化区,MRI 检查,T1WI像可见股骨头前上部边缘出现条状、楔形或弧状的高、低、混杂信号。Ⅲ期:股骨头发生变形,关节腔基本正常, CT下可见局部塌陷,骨皮质有断裂,MRI检查,T1WI图像表现为带状的低信号,同时伴有高、中信号,也可见骨皮质塌陷。Ⅳ 期:CT下可见股骨头变形、塌陷,边缘出现骨质增生,关节间隙狭窄,MRI检查可见Ⅲ级体征及出现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疾病[3]。
1.3 方法:36例患者均先后给予CT与MRI检查,CT检查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emotiom 16排螺旋CT机进行扫描诊断,扫描时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股骨头横断面,扫描范围:从髋臼上缘到股骨头下缘进行连续横断面扫描,厚层5 mm,螺距1 mm。MRI检查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symphony power 1.5 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诊断,选择SE序列在T1WI与T2WI像,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股骨头横断面和冠状面,扫描范围:从髋臼上缘到股骨头下缘,厚层5 mm,层距1 mm。
1.4 观察指标:观察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符合率,并进行对比分析。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方法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多层螺旋CT与MRI诊断Ⅱ期、Ⅲ期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符合率均为100%,两种诊断方法在诊断Ⅱ期及以上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Ⅰ期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符合率为100%,明显高于CT诊断的75%(P<0.05),详见表1。提示,MRI诊断缺血性股骨头坏死优于CT诊断。
3 讨论
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骨关节疾病,对改善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多层螺旋CT是临床诊断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常用手段,通过螺旋CT可清楚地观察到骨小梁的变化,当发生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时,CT横断图像上正常的星芒会遭到破坏或消失,但螺旋CT对早期的水肿、渗出及关节囊积液难以发现[4]。这就导致了螺旋CT对早期的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诊断符合率较低。MRI是临床常用的一种磁共振成像检测手段,能直接反映病变初期的骨髓水肿及血窦扩张等形态变化,在诊断早期缺血性股骨头坏死中,对软组织分辨能力较高,在对病灶的定位及定性方面更加优于螺旋CT。国内学者对多层螺旋CT与MRI诊断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较多,但多数报道仅对两种检测方法的整体检测符合率进行了统计分析,而未能进行分期比较。
本次研究通过观察两种检测方法对不同分期的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情况,结果提示,多层螺旋CT与MRI均可对Ⅱ期及以上缺血性股骨头坏死做出明确诊断,但对于Ⅰ期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MRI诊断更具有优越性。笔者认为,对于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诊断应尽量采用MRI,以做到早期确诊,早期治疗。
4 参考文献
[1] 杨 勇,刘 勇.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螺旋CT与MRI诊断价值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8):257.
[2] 李中华,杨 艳,石新霞.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螺旋CT与MRI 诊断价值对比[J].河北医药,2013,35(4):581.
[3] 李素丽,曾赞文,孙 瑾.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5例CT及MRI诊断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8):6974.
[4] 蒿景龙.股骨头缺血坏死CT和MRI诊断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4(16):618.
[收稿日期:2013-07-16 编校:徐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