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型钢板在胫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体会
发表时间:2014-01-17 浏览次数:510次
胫骨远端骨折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多为外伤车祸所致。胫骨远端骨折多采用内固定治疗,如治疗不当,容易造成踝关节功能障碍和愈后不良。对2011年7月~2012年7月80例住院患者中采用解剖型钢板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统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2年7月在我院因胫骨远端骨折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的患者80例,男51例,女29例,年龄32~59岁,平均42岁。损伤原因:交通事故所致 55例,斗殴等外伤25例。研究病例中以AO原则分型方法将患者骨折方式分为3型,Ⅰ型45例,Ⅱ型27例,Ⅲ型8例。
1.2 治疗方法:开放性骨折在未出现严重水肿破坏前急诊行清创Ⅰ期手术内固定,时间在受伤后的6 h之内。闭合性骨折Ⅰ期闭合切口,开放性骨折根据皮肤、软组织损伤情况决定是否Ⅰ期闭合伤口。软组织条件较差的闭合性骨折暂时行石膏托外固定,伤后5 d软组织肿胀消退后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手术方法硬膜外麻醉,采用胫骨前外侧切口,向下延长,远端弧向内踝。除严重粉碎骨折累及胫骨远端关节面难以闭合整复外,一般不需要切开踝关节囊。尽可能地少剥离骨膜和软组织,借助C型臂X线机术中透视确保胫骨远端关节面平整,将胫骨远端解剖钢板置于胫骨前外侧,近端应用皮质骨螺钉固定,远端应用松质骨螺钉固定,伤口放置引流条,依层缝合切口,若局部皮肤张力过高致伤口关闭困难者,可在切口外侧作减张切口,合并腓骨骨折损伤者,根据损伤情况可在术中同时处理。
2 结果
术后80例患者均随访,时间为8~12个月,平均10个月。患者均为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0~15个月。无钢板外露及不愈合。术后功能评价参照OVADIA等标准进行评估,优46例,良26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为90.0%。踝关节功能根据2004年Mazur 等制定的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包括疼痛、踝关节活动范围等情况,标准为优>91分,良85~91分,可65~85分,差<65分。其中优55例,良22例,可2例,差1例。术后创口76例Ⅰ期愈合;3 例术后创口部分感染,换药后愈合;1例术后内踝关节伤口处化脓,清创后创面缩小,于术后11周骨痂骨性连接后,拆除钢板创面愈合。
3 讨论
对于胫骨远端骨折,内固定的选择和关节功能恢复是主要问题。常规的内固定物难达到足够的稳定性,甚至影响骨性愈合,而应用解剖型钢板治疗此类骨折因其具有操作简单、固定效果好、牢固,术后并发症少和感染少等优点,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关节锻炼,避免关节僵硬和功能退化,利于关节功能恢复和促进骨折早起和完全愈合,提高了疗效,有助于进一步推广。解剖型钢板是依据胫骨远端的解剖结构设计的内固定器械,从而适应胫骨远端的解剖特征,有较多突出的优点:对骨组织以及周围软组织的挤压较小,与胫骨远端的解剖外形相符合,钢板干骺端扩张部分钉孔有特殊形状,容许松质骨螺钉拧入,固定牢固,一般有 30°左右的角度调节[1-4] 。板的末端有2个小孔,有利于钢板牢固固定远端的骨折块,于远端近关节处应用直径6.0~6.5 mm的松质骨螺钉固定,内固定的可靠性提高。外侧钢板主要应用于固定胫骨远端前外侧不稳定的冠状面的骨折。笔者体会此类手术的关键是踝关节功能的重建,重建复位过程中应选择距骨关节面等周围骨块为参照,对术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将有重大积极意义。综上所述,采用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是较好和效果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固定大小骨折块,并且利于踝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的推广使用。
4 参考文献
[1] 沈进稳,瞿杭波,童培建.胫骨下段骨皮质形态特点与内固定选择的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23(6):465.
[2] 姚传龙,张 勇,贾 斌,等.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2):5469. [3] 王明辉,王秀会,顾伟民,等.胫骨远端外侧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07,9(4):549.
[4] 郭世绂.临床骨科解剖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71.
[收稿日期:2013-04-15 编校: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