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骨外科学》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37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4-01-15  浏览次数:505次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具有复位快、固定牢固、操作简便和手术创伤小等优点,近年来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上应用越来越广泛。临床上胸腰椎骨折常见于严重外伤,腰椎和胸椎的生理弯曲分别为向前和向后,患者外伤时的着力点为胸腰椎交界处[1] 。选择37例胸椎和腰椎骨折患者为调查分析对象,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6月1日~2012年9月1日收治的 3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调查分析对象。男20例,女17例,平均年龄(35.1±6.3)岁。骨折类型分别为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胸椎骨折及脱位和爆裂骨折。

1.2 治疗方法:患者予以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或部分麻醉,采取俯卧位,垫高胸部和两侧髂部,悬空腹部避免受压,术中尽量减少椎管内静脉出血。术前以X线和CT影像学检查结果为手术依照依据,如影像学检查所示的参数椎弓根方位、长度和直径等,对患者进行复位固定,必要时要切开椎板以降低压力,把椎管积血、骨折片等取出,最后进一步查看硬脊膜及脊髓。术后据实际情况给予3~5 d抗生素治疗,约行30 d卧床休息,指导适度功能锻炼,特别是下肢肌肉锻炼。约30 d后可带胸腰护具下床活动,逐渐加强功能康复训练。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和Excel 2007软件对数据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s x ± )表示,采用t和 χ2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受伤椎体各个指标的统计分析:手术前后患者各个指标的医疗数据详见表1。患者在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分级:根据 Frankel法,对37例患者在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分级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术后患者有明显好转的神经功能分级4个,与对患者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5.933,P<0.01)的是E级,即患者的感觉及运动功能正常,详见表2。

3 讨论

临床上胸腰椎骨折手术的治疗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为神经功能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二为确定骨折复位位置的固定,建立相对较稳定的重建脊柱。研究表明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痛苦,对于无神经压迫症状的椎 体爆裂型骨折,在临床上一般也采用手术治疗,将螺钉通过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掺入患者椎体中,从而给患者达到很好的固定作用,重建脊柱稳定性[2] 。这种锚固是三维矫正和坚强内固定,能够加压等作用力,且能恢复患者的脊柱正常排列,患者的脊柱活动节段也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了保留,别的任何非椎弓根内固定技术一般很难到达这个效果。随着科技的进步治疗胸腰锥骨折也在不断发展,在临床上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应用普遍,且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在实际的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治疗时机,一般患者受伤后治疗的最佳时机是14 d内。对于生命体征稳定神经损伤的患者,越早治疗,其神经功能恢复越快。手术过程中关键是要确保胸腰椎骨折部位得以复位及牢靠的固定。本研究发现,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椎骨折37例患者中,所有患者在术后的切口都全部得到愈合,所有的患者均没有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综上所述,切开复位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操作简捷、复位准确、固定牢靠、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有效恢复患者的脊柱自然弯曲,重建脊柱稳定性,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对于胸腰椎骨折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在临床脊柱内固定器械中有很大的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4 参考文献

[1] 徐 晶.后路钉棒系统治疗86例胸腰椎骨折及脱位疗效分析[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6):199.

[2] 徐德兴,沈靖南.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41例[J].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2010,2(2):156. [收稿日期:2013-02-05 编校:郑英善]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