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骨外科学》

局部注射配合小针刀治疗脊神经后支综合征

发表时间:2012-08-14  浏览次数:449次

  作者:冷涛,张云鹏 姚新苗(指导)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2007级硕士研究生 杭州 310053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关键词】 脊神经后支综合征 局部注射 针刀疗法

  腰腿痛极为常见,病因复杂,少部分可以找到明确的病因,如骨质疏松、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腰椎滑移、肿瘤、感染等,而大部分患者找不到明确的诱因,疼痛部位X 线、CT、MR 检查多数无阳性发现。邵振海等[1,2]研究表明,这类腰痛多来源于脊神经后支,建议这类腰痛用“脊神经后支综合征”这一概念。2007~2008 年,我们应用局部注射配合小针刀疗法治疗此类腰腿痛11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8例均为门诊病例,男50例,女68 例,年龄25~65岁,平均42.6岁,病程1天~10年,平均54个月;疼痛部位分布于腰骶部、臀部、骶尾部、股后部、椎旁等,疼痛不超过双膝关节,无下肢感觉、肌力减退、腱反射异常等神经根剌激症状。

  1.2 诊断标准 参照有关标准[2]:①急慢性腰痛,可伴臀部和大腿部痛,但腿痛不超过膝关节。 ②无下肢感觉、反射和肌力异常。③脊柱X线、CT、MRI检查正常。④排除内脏疾患所致的腰痛。⑤痛区上方2~3个脊柱节段的横突根部有压痛点。

  2 治疗方法

  2.1 体外定位 根据患者主诉痛区,然后利用脊神经后支的分布规律[3],自远端至近端,向上追踪2~3个腰椎平面,在此平面可有以下体征:①棘突旁有肌肉痉挛; ②棘突侧方压痛;③关节突部压痛;④横突部压痛,或出现向主诉痛区放射。若在同一脊柱节段平面有上述体征出现,即可确定该节段平面损伤或有病变,该平面横突根部上缘即为进针点并用记号笔标记。

  2.2 治疗措施 采用局部注射配合小针刀闭合松解术。患者俯卧位,在进针点标记处常规消毒铺巾,取5ml注射器,用7号穿刺针抽取2%利多卡因2ml+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ml+维生素B12注射液1ml。垂直刺入进针点,针尖刺到坚硬物时停止进针,抽无回血则缓慢注入药液。穿刺时勿刺入椎管或进入腹腔; 取小针刀,在原针眼处垂直进刀 刀口线与后正中线一致,逐层深入,当小针刀刀口接触骨面时,用横行剥离法,感觉肌肉和骨尖之间有松动感,同时患者大多主诉局部有明显的酸、沉、胀即可出刀;贴创可贴并压迫针孔约3~5min。一般1次治疗即痊愈,如未愈,1周后再作1次治疗,最多3次。嘱患者术后3天创面不能接触水,防止感染;3天后作腰背肌锻炼,防止再度粘连影响疗效。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4,5]。基本治愈:治疗后VAS 评分下降≥75%;显效:治疗后VAS下降51%~74%;有效:治疗后VAS下降25%~50%;无效:治疗后VAS下降<25%。

  3.2 结 果 118 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 2年,平均14个月。治疗1~ 3 次,平均1.5 次。基本治愈50例,显效32例,有效2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3.2%。

  4 讨 论

  脊神经后支综合征是疼痛门诊和骨科门诊的常见疾病。腰脊神经后支是腰脊神经的分支,从椎管外口处脊神经节外侧发出,分为内、外侧支。后内侧支与伴行血管经过横突根后上部的骨纤维管下行2~3个椎体平面,沿途分布于后正中线与后关节连线间的组织,包括韧带、肌肉、关节囊等。后外侧支穿过横突后上部的骨纤维管后,向后下行,沿途分布于后关节连线外侧、臀部、股外侧的组织。T12~L3 (部分人群T12~L4)外侧支向下形成的臀上皮神经可达大腿后至月国窝以上的皮肤,故若此支受损可引起最远达腘窝的腿痛。非器质性腰腿疼痛与腰脊神经后支关系密切,腰脊神经后支及其分支的损伤和卡压,是引起不过膝的腰腿痛的主要原因 [6,7]。慢性腰背痛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腰椎间盘或腰椎小关节病变引发的无菌性炎症对腰脊神经后支的激惹或腰脊神经后支行程中受到机械性卡压[8] 。

  通过对本组病例的治疗,我们认为,复方倍他米松封闭治疗,有较持久的消除无菌性炎症,消除水肿,缓解卡压,促使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维生素B12有保护神经髓鞘与营养神经的作用。利多卡因作为麻醉药可起到短期缓解疼痛的作用,还可以阻断神经传导,解除骨纤维管附近肌肉的痉挛;小针刀通过对病变局部软组织的松解,解除周围病变组织对神经分支的机械性压迫,减轻骨纤维管内压力,改善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促进炎症、水肿消退,从而恢复局部组织的物理、生化平衡。临床报道大多先行针刀松解,再行局部注射[9,10]。本组先行局部注射,再行针刀松解的优势:①不需要术前局部麻醉,既减轻患者痛苦,又避免利多卡因总量过多引起的毒性反应。②局部注射,防止术中手术部位可能产生无菌性炎症,针刀松解可使病变部位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新陈代谢加快,有利于病灶无菌性炎症的吸收。

  【参考文献】

  [1] 邵振海,陈仲,靳安民,等.脊神经后支综合征[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2,9 (6):611612.

  [2] 邵振海,陈仲,周林,等.Spinal dorsal ramus syndrome[J].Chin Mde J(Engl),1996,109(4):317321.

  [3] 汤事能,邵振海.经皮穿刺冷冻腰神经后支治疗腰痛的应用解剖[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2,10(1):18.

  [4] 蒋协远,王大伟.骨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3124.

  [5] 姜长林,曲向林,邹艳红.非特异性腰痛的治疗[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 (9):1073.

  [6] Higuchi K,Sato T.Anatomical study of lumbar spine innervation[J].FoliaMorphol (Warsz),2002,61(2):7179.

  [7] Robert R,Raoul S,Hamel O,et al.Chronic lower back pain:a new therapeutic approach[J].Neurochirurgie,2004,50(2):117122.

  [8] DavidGB.Epidemiology,etiology,diagnostic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low back pain[J].Current Opinion in Orthopedics,2000,11(3):225231.

  [9] 黄有翰,许振兴.小针刀加局部注射治疗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5(4):250251.

  [10]孙波.针刀配合局部封闭治疗脊神经后支源性腰痛[J].中国民间疗法,2008,3:2526.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