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折不同治疗方法效果比较
发表时间:2012-08-03 浏览次数:500次
作者:赵建军,董大勇,张义万,王文平 作者单位:四川 攀枝花,攀煤集团公司总医院骨一科(赵建军,董大勇,张义万,王文平)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在跟骨骨折中的治疗效果,为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12月~2009年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A组)30例和可调式跟骨骨折外固定器组(B组)30例,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Kofoed评分及Maryland 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愈合时间、患者满意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B组的Kofoed评分及Maryland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跟骨骨折的治疗中采用可调式跟骨骨折外固定器进行治疗综合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可调式跟骨骨折外固定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跟骨骨折
跟骨骨折在成年人中较多见,常由高处坠下或挤压致伤。经常伴有脊椎骨折,骨盆骨折,头、胸、腹伤,初诊时切勿遗漏。跟骨为松质骨,血液供应比较丰富,骨不连者甚少见。但如骨折线进入关节面或复位不良,后遗创伤性关节炎及跟骨负重时疼痛者很常见,因此跟骨骨折的治疗也不可忽视。我们对不同治疗方法在跟骨骨折中的效果进行比较,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7年12月~2009年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A组)30例和可调式跟骨骨折外固定器组(B组)30例。A组的30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19~66岁,平均(38.2±9.2)岁,骨折原因:坠落伤15例,车祸伤13例,其他2例;分型:跟骨结节水平骨折13例,中央塌陷型骨折16例,其他1例。B组的30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18~68岁,平均(37.9±9.5)岁,骨折原因:坠落伤14例,车祸伤13例,其他3例;分型:跟骨结节水平骨折14例,中央塌陷型骨折15例,其他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骨折原因、分型等基本情况方面进行比较,P均>0.05,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患者取合适体位后,止血带止血,采取外侧入路进行手术,作L型切口至跟骨骨质,贴骨面向近端剥离,显露出跟距关节,进行骨折复位及克氏针定位,采用影像学方式检查是否复位较佳,如复位较佳行钢板螺钉固定,并进行后期处理、缝合、放置引流。B组采用可调式跟骨骨折外固定器进行治疗,麻醉后给予患者取合适体位,C臂机下行手术进行治疗,进行骨折块复位后,拧入固定针后给予患者可调式跟骨骨折外固定器进行固定。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Kofoed评分及Maryland 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愈合时间、患者满意率进行统计比较。
1.3 评价标准
1.3.1 Kofoed评分 Kofoed评分主要包括疼痛、功能及活动度几个项目,总分为100分,其中85~100分为优;75~84分良;70~74分为及格;<70分为差。
1.3.2 Maryland 评分 Maryland 足部评分系统包括疼痛、功能、客观体征多个项目,满分为100分,可分为优、良、可、差四个级别。
1.3.3 患者满意率 患者满意率采用无记名的方式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有效问卷60份,即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Kofoed评分及Maryland 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愈合时间、患者满意率进行统计及比较,见表1。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3 讨 论
可调式跟骨骨折复位固定器主要由一根可调螺杆,其上装有两个调节座组成。 这种可调式跟骨骨折复位固定器,结构设计合理,可进行双相调节,调节范围大,固定可靠,配合骨圆针撬拨,手法复位治疗距下关节内的跟骨骨折,达到恢复跟骨结节角,对合距下关节,恢复跟部正常宽度的治疗效果。其在跟骨骨折的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其效果也越来越受到肯定。本文中笔者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例和可调式跟骨骨折外固定器在跟骨骨折治疗中的效果进行研究比较发现,可调式跟骨骨折外固定器综合效果较为明显,具体表现在治疗后Kofoed评分及Maryland 评分均较佳,及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满意率较高方面,同时患者的愈合时间大为缩短,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机体及精神负担,对于患者的尽早康复形成良性循环提供了依据,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跟骨骨折的治疗中采用可调式跟骨骨折外固定器进行治疗综合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梅 炯,俞光荣,朱 辉,等.Sander Ⅳ型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华外科杂志, 2001,39(2):106.
[2] Longino D,Buckley RE.Bone graft in the operative treatment of displaced intra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s:is it helpful[J].J Orthop Trauma,2001,15(4):280-286.
[3] Walde TA,Sauer B,Degreif J,et al.Closed reduction and percutaneous Kirschner wire fix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located calcaneal fractures: surgical technique,complications,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results after 2-10 years[J].Arch Orthop Trauma Surg,2008,128(6):585-591.
[4] 郭世拔.骨科临床解剖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社,2001: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