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骨外科学》

动脉优先吻合断指再植31例临床体会

发表时间:2012-04-26  浏览次数:448次

  作者:杨贞海,黄志强,宋莱殷,马凌波,韩永江,林智敏 作者单位:广西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分院外科,广西防城港 538001

  【关键词】 断指再植;再植顺序;血管吻合

  2005年7月~2010年3月,我院共收治各类断指31例36指,采用动脉优先吻合的改良再植顺序进行再植,成活34指,成功率达94.4%,术后随访3个月~3年,再植指功能恢复比较满意。以下为我院在开展断指再植手术中的一些体会。

  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31例(36指)行断指再植术患者,男29例,女2例:年龄9~58岁,断指缺血时间1~8 h。致伤原因:刀砍伤1例1指,爆炸伤1例1指,电钻撕脱伤2例2指,电锯伤5例5指,轧砸伤22例27指。损伤平面:近节6指,中节16指,末节14指。手指完全离断22指,不全离断14指。

  2.治疗方法

  (1)手术方法

  全部患者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上臂气压止血带或指根橡皮条止血带下手术。按常规方法进行近、远端指体清创,标记指固有动脉、指神经、指背静脉;指骨短缩后用克氏针贯穿或交叉固定,用30肌腱线缝合指屈伸肌腱,用断指再植固定钢板固定伤手掌面向上,按照王成琪二定点法吻合血管、神经,用100~120显微针线吻合指固有动脉、90显微针线缝合指神经,缝合指掌侧皮肤。放松止血带,观察远端指体血运和静脉回流情况,标记回流较好的远端指静脉。再扎止血带,伤手掌面向下固定。用100~120显微针线吻合指背静脉,再次放松止血带,确定静脉血回流是否良好,如指体张力仍高,可增加吻合指背静脉数量,最后缝合指背皮肤。

  (2)术中及术后处理

  本组病例中,动静脉吻合比例多为1∶2~2∶3,少数末节离断的为1∶1,如无可供吻合的静脉,行指端放血疗法;如血管缺损,采用血管移位吻合或血管移植,有2例为旋转撕脱性断指,采用邻指神经血管肌腱移位修复。术后常规进行抗凝、抗痉挛、抗感染治疗,注意伤肢保暖,密切观察指端血运,如发生血管危象及时处理。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术后4周拔除克氏针。

  结 果

  本组再植31例36指,成活34指,成功率达94.4%。术后出现血管危象4指,血管危象发生率为11.1%。1例为拇指末节离断,术后24小时出现动脉危象,探查发现邻近组织压迫指动脉,解除压迫后成活;1例为拇指近节离断,术后第3天出现静脉危象,探查见静脉血栓形成,切除后行血管移植成活;1例为中指末节指尖再植,仅吻合动脉,放血治疗,术后第6天出现动脉危象,病人不同意探查,伤指坏死,作残端缝合;1例为拇指碾挫撕脱离断,术后第3天逐渐出现动静脉危象,因指体挫伤严重,无探查条件,出现部份指体坏死,行腹部皮瓣修复。术后随访3个月~3年,再植指外观好,指甲生长,痛温觉及捏持功能恢复,能持笔写字和参加生产劳动,按照中华医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1],其中属优16指,良13指,差5指,优良率达85.3%(29/34)。

  讨 论

  断指再植是一种成熟的技术,有相对固定的手术方法和流程。但基层各家医院的显微外科技术水平不均衡,有些常用的方法未必是最好的选择,多数基层医院无独立的手外科,专业从事手外科的医生较少,多为骨科医生兼业,甚至为普外科医生,受过显微外科培训的医生多仅为1、2人,且水平参差不齐,助手的配合不协调,严重影响手术成功率。故在施行断指再植手术时,选择合适的方法技巧、操作流程,对提高成功率至关重要。实践中我们发现下列几点与基层医院开展断指再植密切相关。

  1.断指再植固定钢板的应用。我们早期开展断指再植手术时,常由助手把持患者伤手,至少需3人同台手术,而且由于固定不稳易晃动,给镜下清创及吻合神经血管带来诸多不便。后期我们采用401医院的手部固定钢板[2]并加以改进,在固定钢板的中部加一直径2 cm的手指固定孔,清创远端断指时,用纱布包裹后插入固定孔内固定;清创近端及吻合血管神经时,用废手套袖口皮筋将伤手平放固定。断指再植固定钢板的应用,伤手固定牢靠,为再植手术带来极大方便,一般仅需2人即可完成手术。

  2.血管吻合。血管吻合的质量是断指再植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除了需注意操作的稳、准、轻、巧,缝合针序的不同,对血管吻合的质量也有不容忽视的影响。目前常用的端对端吻合二定点法,一般都采用第一针先缝合前壁(12点)或侧壁(9点),然后需助手协助提牵引线翻转血管160°~180°再缝合对侧壁,要求助手具有扎实的显微外科基础,并且配合娴熟,但由于旋转血管角度大,容易损伤血管,而且旋转时,管腔变薄,容易缝到对侧壁。我们采用王成琪二定点

  法[3],第一针先缝合血管的后壁(6点),第二针缝合前壁(12点),再于各定点牵引线间加针缝合血管两侧壁。其优点主要有:①提起第一针定点牵引线,再缝合两侧壁时,血管只旋转90°,避免因旋转180°而过度牵拉损伤血管;②不需翻转血管夹,血管显露范围小,避免翻转血管夹和过长显露血管而刺激和损伤血管;③操作方便,因旋转度数小,一人提起牵引线即可加针缝合,不需助手帮助,单人即可完成血管吻合操作,可避免因配合不当而损伤血管。上述方法尤其适合手外科医生缺乏的基层医院使用。笔者初期开展断指再植时,助手均未经显微外科训练,在显微镜下无法操作,笔者让助手在显微镜外协助暴露术野,缝合血管神经时,均单人操作完成。但需注意,血管吻合打结时,如无助手协助,血管断端不易外翻,我们的经验是不强求外翻,只要两断端对齐,内膜对合整齐,打结松紧适当,透过血管壁所看到的线圈,正好是两断端血管壁的厚度,通畅率也比较高。本组病例36指,用该法吻合血管的即时通畅率达100%,后期发生4例血管危象,但仅有2指考虑与血管吻合质量有关。

  3.断指再植顺序。目前临床断指再植顺序常用的有两种[3],一种为多数临床医生采用的顺行再植法(断指清创→骨关节内固定→伸屈肌腱缝合→指背静脉吻合→指背皮肤缝合→指神经缝接→指固有动脉吻合→掌侧皮肤缝合),另一种为逆行再植方法(断指清创→掌侧皮肤缝合→指神经缝接→指固有动脉吻合→指屈肌腱缝合→骨关节内固定→指伸肌腱缝合→指背静脉吻合→指背皮肤缝合)。但我们认为,上述方法对初学者及手外科医生缺乏的基层医院并不合适。逆行再植法在作骨骼内固定时容易牵拉损伤已吻合好的动脉和神经;而顺行再植法先吻合指背静脉,缝合指背皮肤后再吻合指动脉,静脉质量只能凭经验来判断,经验不足则出现误判,术后容易出现血管危象。我们采用动脉优先吻合的改良再植法[4]:断指清创→骨关节内固定→伸屈肌腱缝合→指神经缝接→指固有动脉吻合→掌侧皮肤缝合→指背静脉吻合→指背皮肤缝合,即先吻合指固有动脉,再吻合指背静脉。其优点主要有:①先吻合指固有动脉,放松止血带,可以直观了解动脉吻合的通畅情况,对指体挫伤严重的再植手术能否成功有一个预先的初步了解。如果远端无血液回流,在排除血管痉挛和吻合口血栓的情况下,很可能因为远端指体血管损伤严重,无条件再植,可及时放弃再植,避免出现在最后吻合指动脉时,方发现无条件再植,浪费时间和精力。②便于确定回流良好的远端指体主要静脉供吻合。③先吻合动脉可以利用血流对静脉管腔进行冲洗,使残留在管腔的积血和脱落的血管内膜栓子冲出管腔,减少管腔栓塞的可能性,提高静脉吻合的质量;④可在缝合指背皮肤前了解静脉血回流是否良好,如指体张力仍高,可及时增加吻合指背静脉数量,避免因经验不足而致吻合口堵塞或静脉吻合数量不足。我们采用上述改良再植法进行再植,血管危象的发生率为11.1%,低于文献报道的16.53%[5]。动脉优先吻合再植法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在再植手术过程中需反复翻转手面和放松止血带,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出血增多,在整体技术水平提高后,采用顺行再植法或逆行再植法,可加快再植速度。

  4.术后观察指标的选择。能否及时发现血管危象并正确处理,是再植指成活的重要保障。常用的观察指标有:指体温度、指体色泽、指腹张力、毛细血管回充盈现象、指端侧方切开出血试验。其中指端侧方切开出血试验是反映血运最可靠的指标,对于未经系统培训,经验不足的医护人员,前四项指标很难正确判断,有时反而会耽误病情。我们早期开展断指再植手术时,术后只要有怀疑,均常规作指端侧方针刺放血,必要时作侧方小切口,如涌出鲜红血液,可排除血管危象,如不出血或血液为暗紫色,则可肯定为血管危象。此法对刚开展断指再植手术的医院,尤为适用。本组2例探查的病例均为初期开展手术的病人,采用此方法及时发现血管危象,经手术探查挽救了断指。当然,经过长时间的临床实践,经验丰富后,如今我们仅通过前四项指标就可以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只在很特殊的情况下,才需用到指端侧方切开出血试验。

  5.注重康复治疗。断指再植的目的是要恢复良好的功能,如果仅是成活而无功能,手术不能算是成功,康复治疗对于功能恢复的重要性不亚于手术。尽早地、及时地、正确地、持续不断地进行功能锻炼,对于功能恢复的优劣至关重要,对于再植内固定,不能以骨痂是否形成为依据而作长时间的内固定,以防关节挛缩。通常术后3~4周即可拔除内固定克氏针,如拔除过晚,则影响指间关节功能的恢复,拔除后即应开始主、被动功能锻炼。本组有3指因病人不及时复查,克氏针拔除过晚,致关节强直,功能差;有2指因病人怕痛,功能锻炼不积极,功能亦较差。其余大部分病人的捏持功能恢复,能持笔写字和参加生产劳动,功能恢复较为理想。

  总之,我们认为采用动脉优先吻合的改良再植顺序进行再植,血管危象发生率低,结合王成琪二定点法吻合血管、神经等方法,便于显微外科技术力量薄弱的基层医院开展断指再植技术,有效地提高成功率;而注重早期康复治疗,是恢复良好功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潘达德,顾玉东,侍 德,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0,16(3):130-133.

  [2]程国良.手指再植与再造[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5.

  [3]范启申,王成琪.现代骨科显微手术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8-66.

  [4]阳富春,赵劲民,杨 志,等.动脉优先吻合法断指再植96例[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19(4):590.

  [5]陈淑琴.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多因素分析及预防[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2):1075.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