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股方肌蒂骨瓣治疗股骨颈骨折
发表时间:2012-06-18 浏览次数:451次
作者:秦兴亚,杨东风 作者单位:湖北省咸丰县人民医院,湖北 咸丰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带股方肌蒂骨瓣
股骨颈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但目前治疗效果尚不令人满意。根据既往临床资料显示:有15%左右骨折不愈合和20-30%股骨头坏死。为提高疗效,治疗方法亦多种多样,人工关节置换对年老及能接受者应为最佳选择,但对年轻及不接受人工关节置换的病人,我科2008年6月至今对10例股骨颈头下型经颈型骨折采用骨折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股方肌蒂骨瓣植骨术,取得较好的效果。
1.一般资料
均为外伤致骨折,年龄42~60岁,平均48.4岁,男6例,女4例,经颈型6例,头下型4例。
2.方法
术前常规骨牵引,相关术前检查,连硬外或气管插管,麻醉成功后,取健侧卧位,术侧肢体常规消毒、铺巾。作髋后外侧切口约15cm,逐层切开皮肤、筋膜、分离臀大肌,暴露外旋诸肌,游离股方肌,自股方肌止点股骨粗隆间凿取1.5×2.5cm大小骨块备用。切断梨状肌、上下孖肌、闭孔内肌股骨止点。翻转拉开保护坐骨神经,切开关节囊,吸净关节内积血。股骨头穿1枚克氏针,维持股骨头稳定,同时牵引下肢复位股骨颈骨折。自股骨大转子下方打入3枚导针,C臂X光机透视:骨折复位良好后。沿导针钻孔扩髓,3枚空心加压螺钉固定。自股骨颈后侧开槽,植入股方肌蒂骨瓣,一枚螺钉固定,被动活动髋关节无撞击,固定牢靠。清洗伤口,止血、清点器械、纱布无误后,置硅胶引流管1根。逐层缝合伤口,敷料包扎。术后下肢钉鞋防旋制动6周,卧床3月持拐下床逐步负重行走。
术中、术后应注意问题:骨折应有良好的对位、对线;有牢靠的内固定;股方肌蒂不能旋转,张力不能过大;操作要仔细,尽量减少对肌肉的牵拉、压迫等损伤,以免影响骨瓣血运;术后注意抗感染,抗血栓、抗痉挛,适当使用活血,药物,补充足够液体量;术后要穿丁字防旋鞋或皮牵引,3个月不负重,根据X线情况决定弃拐时间。
3.结果
本组10例病人,除1例在术后4月复查x片发生股骨头坏死外,其余9例随访1-18月,无股骨头坏死发生,术后3月持拐下床行走,4例肢体有短缩,行走微跛,无疼痛不适。
4.讨论
4.1 股方肌解剖位置恒定,容易暴露。肌蒂粗大,游离时对肌内血管损伤较小,可保持良好血供。
4.2 股骨颈骨折常伴后方骨质粉碎、缺损,股方肌蒂骨瓣恰好能从后方植入,增加骨折血供与稳定性,促进骨折愈合,减 少股骨头坏死。
4.3 相对单纯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股骨颈骨折,此方法通过带肌蒂植骨可增加血供,促进骨折愈合。同时切开关节囊与颈部开窗减轻囊内压力与骨内压力,改善股骨头颈血供。尤其适合中青年股骨颈经颈头下型骨折患者。
4.4 相对于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此方法手术操作较简单,不需直接分离暴露血管,减少手术失败的风险,手术损伤范围亦较小。
4.5 对相对年轻、不接受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此方法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可达到临床治愈,亦或延缓人工置换的年龄,减少预期人工关节翻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