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神经内科》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64例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1-09-15  浏览次数:431次

  作者:谷中瑞,刘晓云  作者单位:河北省宁晋县医院

  【关键词】 疏血通;脑梗塞

  脑梗死是一种致残率、致死率都很高的疾病,虽然早期溶栓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但大多数患者因各种原因不能获得溶栓治疗的机会,仅能采用保守治疗。我院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64例,取得较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2008年 1月 至2009年4月我科住院患者,按照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1],头颅CT或MRI有缺血性病灶、不伴出血。临床诊断为脑梗死;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 例,男20例,女12例 ;年龄40~81岁,平均年龄(56±10)岁;对照组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57±9)岁。2组年龄、性别比、入院至发病时间、病情及并发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方面均相似(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均视病情予肠溶阿司匹林0.1 g,1次/d,辛伐他汀胶囊20 mg,1次/d,口服;胞磷胆碱0.75 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并根据病情给予控制血压、血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牡丹江友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6 ml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共用14 d;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16 ml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输注,1次/d,共用14 d。均不使用其他抗凝血药和溶栓药。

  1.3 疗效评定

  1.3.1 疗效标准:2组均按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1],在治疗后15 d进行评定。①基本痊愈:功能残缺评分减少91%~100%,残缺程度0级;②显著进步:功能残缺评分减少46%~90%,残缺程度1~3级;③进步:功能残缺评分减少18%~45%;④无变化:残缺评分减少或增加18%以内;⑤恶化:功能残缺评分增加在18%以上;⑥死亡。总有效率为基本痊愈率+显著进步率+进步率。

  1.3.2 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应用欧洲脑卒中评分量表(ESS),分别于治疗前、疗程结束后1、2、3周做ESS评分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接受疏血通治疗以后,自治疗1周起,神经功能即优于对照组,并随时间的延长至3周后,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2组急性脑梗死神经损伤评分比较

  3 讨论

  脑梗死患者由于红细胞变形力受损,红细胞间凝聚力增强,促进血液黏度增加,微循环淤滞,组织有效灌注下降;同时脑梗死发生后,梗死灶生成周围存在缺血半暗带区。急性脑梗死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时恢复脑缺血区的血液供应,治疗缺血半暗带。目前溶栓治疗是首选,而溶栓应在发病后3~6 h的时间窗内完成,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目前国内大部分患者就诊后无法完成溶栓治疗[2,3]。

  疏血通注射液由水蛭、地龙两种动物类中药精制而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等功效,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新药具有抗凝、抑制凝血酶活性;促纤溶,使血栓溶解,改善缺血性脑组织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减轻缺血后自由基及炎性因子介导的脑组织损伤,改善内皮功能[4]。

  本组资料统计显示,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轻于对照组,2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观察结果证实:疏血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的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79380.

  2 丁立东.疏血通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疗效.临床神经病学,2002,3:181.

  3 刘晓晶.疏血通注射液抗凝溶栓治疗的试验研究.中医药信息,2002,19:66.

  4 王金艳,薛伟彩,冷玉萍.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河北医药,2008,30:1192.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