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骨外科学》

腰椎小关节紊乱的保守治疗

发表时间:2011-11-22  浏览次数:484次

  作者:张天东  作者单位:甘肃兰州,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小关节紊乱的发病机制、病理解剖、发病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采用手法诊复、局部封闭、理疗等方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结果 本组96例,治愈55例,好转3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8%。结论 腰椎小关节紊乱以青壮年为多,发病与职业、运动及退化有关,以预防为主,发病后采用综合保守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腰椎;小关节紊乱;保守治疗

  我科自2004年1月-2010年1月,共收治腰椎小关节紊乱患者9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96例中男50例,女46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31岁,平均49.5岁;右侧52例,左侧44例;病程1天~3个月,与职业有密切关系,职业运动员27例,公司职员30例,司机20例,其他19例。L4~5 47例,L3~4 34例,L5S1 15例。

  1.2 临床表现

  主诉为一侧腰痛,疼痛为酸痛,呈持续性,有时为急性剧烈疼痛,伴有咔嚓的响声,全身紧张,不敢触碰,俗称“闪腰”或“岔气”,疼痛多为局限性,多位于腰椎一侧棘突旁关节突部位,不沿神经根放射。腰部僵直,屈伸及侧弯活动均受限,拾物试验(+),压痛点较局限,但深在,直腿抬高试验(±),背伸压强试验(-),骶棘肌呈痉挛性紧张。腰椎X线平片检查:腰椎弧度因肌肉紧张有侧弯改变,双侧小关节突不对称,左右部位可见关节突相嵌于峡部,余正常。

  2 治疗方法

  2.1 手法整复

  主要以中医牵引手法为基础,辅以推挤、牵抖、侧扳及旋转等手法治疗。具体方法为:患者取俯卧位,腹部垫以扁枕,嘱患者全身放松,自然呼吸,切忌屏气。术者沿腰部棘突两侧,从上向下找到压痛点最明显处,即小关节紊乱部位后,令两助手分别从双侧腋下及双踝部持续对抗牵引约1~2min,此时维持牵引,术者以拇指用力向腹侧推挤压痛点,如触到弹跳感,或患者疼痛突然缓解,即表示关节紊乱已诊复。此时再令助手缓慢放松牵引,结束手法。若无弹跳感或疼痛无缓解,可在重复上述手法同时,先水平牵抖腰部3~5次,然后再左右轻轻旋转腰部数次,同时术者再推挤压痛点,关节紊乱即可诊复。另外患者亦可取健侧卧位,使助手站于患者对侧,双手按住患者骨盆及胁部。术者立于患者背侧,以拇指抵压住压痛点后,向腹侧推挤的同时令助手左右侧扳腰部,即获复位。术后令患者双手叉腰,分别做顺时针及逆时针腰部旋转活动各1次,然后轻轻曲伸腰部2次,使腰部肌肉得以缓解,卧床休息1周。

  2.2 局部封闭

  对于急性期疼痛剧烈者效果较好,患者取俯卧位,找到压痛点的体表位置--小关节突位于棘突间旁外侧,L3在棘突间旁开1横指,L4在旁开约1.5横指,L5在旁开约2横指处。常规以碘伏消毒术野,铺小号无菌洞巾,术者戴手套,先以22号穿刺针抽取0.5%利多卡因5~10ml,局部皮下浸润注射,再抽取醋酸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商品名:康宁克通)40mg,或醋酸泼尼松龙(Prednisoline Acet)125mg,直刺关节突或关节囊,注入药液约5~6 ml,然后令患者轻度活动腰部,术后嘱其避免过量活动,经常进行腰部肌力和协调性的锻炼。有条件的医院,此方法亦可X线监视下或C型臂监视下准确穿刺到位,效果更佳[1]。

  2.3 理疗

  对于非急性期患者及疼痛不很剧烈者可直接选用此法。笔者采用无锡产ZZ-300骨创治疗仪干扰电疗法,选取4cm×25cm可粘电极放置于腰部疼痛区周围(注意电极粘贴分红、白两种颜色,左侧-红-白,右侧-白-红,分别交叉放置)。一般疼痛,差频设为90Hz;剧烈疼痛,差频设为100Hz。强度为感觉阈,7~10min,每日1~2次,每次30min,疼痛明显时可增至每日4次,5天1个疗程。上述3种方法,既可单独应用,亦可联合应用。

  3 疗效评定

  笔者自己按患者疼痛缓解快慢、治疗次数、治疗种类多少、复诊次数综合评定为治愈、好转、无效3种。其中疼痛立即缓解或消失,应用2种以内治疗方法,治疗后6个月内不再复诊者为治愈;疼痛缓解在1~2日内,应用2种以上治疗方法,治疗后3个月内不复诊者为好转;疼痛在1个疗程内不缓解,应用3种治疗方法,治疗后1个月内复诊者为无效。结果治愈55例,好转3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4.8%。

  4 讨论

  4.1 发病特点

  各年龄组均有发生,以青壮年为多,与职业关系密切。职业运动员运动量大,运动姿势复杂,容易引起小关节错位;公司职员及司机长期在电脑旁及驾驶室久坐,或汽车修理工在车下久蹲,这些人长期保持固定姿势,突然改变姿势后,或偶尔参加运动,如打羽毛球、健身、爬山,或突然弯腰拾物,容易致小关节紊乱、错位。部分老年人在家整理衣被、床单、拖地或是拉沙发等,用力不当,亦可突然发病。亦有用力打喷嚏时发病者。与性别无明显关系。为单侧发病,左右侧无明显差异。

  4.2 病理解剖及发病机制

  脊柱关节突间(亦称小关节)其主要功能为负重,尤其在脊柱处于后伸位时[2],在腰椎每两节相邻的椎体,由前面的椎间盘和后面两侧的关节突构成三点,起支撑及活动功能,当腰椎前屈时,上一椎体的下关节突向上移位减少了上下关节突之间的对合面;后伸时上下关节突关节面在紧密对合;侧弯时不同部位的关节突间有轻度旋转活动,随着年龄的增加,椎间盘纤维环松弛、退化,椎体间活动度增大,影响了关节突间关节的稳定性,产生了剪式应力或关节囊因炎症退变松弛,在突然复杂运动作用下便可引起小关节错位,或滑膜嵌顿引起本症。

  4.3 鉴别诊断

  本症应与急性腰扭伤、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结核、强直性脊柱炎、腰肌劳损、脊柱侧弯畸形等症引起的腰痛相鉴别[3]。

  【参考文献】

  1 桑德[英],郎沃斯[英](著),傅志俭,宋文阁(译).镇痛注射技术图解,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7.

  2 邵宣,许兢斌.实用颈腰背痛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2:331.

  3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679-1756.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