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疗法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89例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1-10-27 浏览次数:429次
作者:陶世明,孟庆刚,康晓可,刘延华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69330部队医院,新疆 巴里坤831200
【关键词】 综合治疗;肱二头肌;腱鞘炎
自2006年3月至2007年10月,我科共收治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患者89例,均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年龄35~67岁,平均年龄46岁;男性78例,占87%,女性11例,占13%;病程3~11个月,平均6.5个月。
1.2 诊断标准
按《临床诊断标准》[1],89例患者均有肩部疼痛,疼痛有时向上臂及前臂放射,夜间或运动后疼痛加重,肩关节活动受限,结节间沟及肱二头肌长头腱处有明显压痛。雅格布逊征(扩胸试验)阳性、肱二头肌长头肌紧张试验阳性。X线检查多呈阴性,仅2名治疗无效患者经结节间沟切线位摄片后发现结节间沟有外伤后不平整和重度退行性骨质增生性改变。
1.3 治疗方法
1.3.1 手法治疗
多采用掌根揉法、捏法及弹拨法,具体方法是:1、先用掌根揉法及捏法在施术部位放松患侧肩部及上臂部肌肉约5分钟后继以弹拨法施术(术者拇指端按住最痛点不放,适当用力下压待有酸胀感时,在局部压痛点作沿肌腱或经络成垂直方向的单向或来回拨动)约200次结束。每日一次,5次为一疗程。应注意防止磨损局部皮肤。
1.3.2 中药腾敷法
手法结束后,即取原已备好之药袋(由羌活、独活、牛膝、川乌、草乌、伸筋草、威灵仙、千年健、宣木瓜、乳香、没药、桂枝、路路通等药物混合碾成细末装袋),放入锅中隔水蒸透20分钟取下,用干毛巾将药袋包裹后趁热敷于患处,直至药凉取下,反复可用五次,每日一次,5天为一个疗程。应注意防止烫伤局部皮肤。
1.3.3 小针刀治疗方法
(在中药热敷后约一小时)患者取仰卧位,选择结节间沟与肱二头肌长头腱相交部位为进刀点。常规消毒铺巾,垂直进针,刀口线与肌纤维走向一致,进入腱鞘内,先行纵行剥离,后横行推移松动肌腱,术后伤口用无菌纱布敷盖,并用手法牵抖患肢以加强效果。首次治疗(第一疗程期间)无效者,可于5~7日后(第二疗程期间)重复治疗一次。
1.4 疗效标准及结果
治愈:局部疼痛、压痛及放射痛消失,恢复正常工作,随访4个月无复发者74例(83.1%);显效:局部疼痛等症状明显减轻,仅余轻度压痛,不影响工作及生活者13例(14.6%);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者2例(2%)。所有患者均治疗不到2个疗程。
2 讨论
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是指肱二头肌长头腱在结节间沟处受到损伤而使肩关节活动障碍的病症,是常见的肩关节疾病[2]。
肱二头肌长头位于上臂的前面,其肌腱起于盂上粗隆,经结节间沟、结节间韧带的深面穿出肩关节囊。此肌腱的滑液鞘位于结节间沟段,肱二头肌的作用是屈曲肘关节,且受肌皮神经支配[3]。任何肩关节的急性外伤或慢性炎症[4],或日常生活活动中反复的机械性刺激,都可引起此肌腱腱鞘充血、水肿、细胞浸润,甚至纤维化,腱鞘增厚,粘连形成,使肱二头肌腱滑动功能发生障碍,有时不能滑动,故治疗的关键在于解除结节间韧带或结节间沟中退变性骨质增生—“骨刺”的机械性刺激、消除肌腱腱鞘的水肿和局部炎症反应。在综合疗法中,手法治疗可促进局部病变组织的毛细血管扩张从而改善局部的微循环,进而提高痛域; 局部中药热敷可通过药袋的温热效应使中药成分快速透达患处,进而消除局部的水肿和炎症反应,又可减轻小针刀的创伤从而减轻病人的疼痛感;小针刀松解了腱鞘周围粘连组织,解除了结节间韧带或骨刺的机械性刺激,改善了局部的血液循环,三效合一, 起到了解除肌痉挛、消炎镇痛的作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孙传兴主编.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 396.
[2]范振华. 骨科康复医学[M].上海: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9.
[3]邵宣. 实用颈腰背痛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212~215.
[4]张伯勋主编. 现代颈肩腰腿痛诊断与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7.